2009年7月6日,交通銀行(以下簡稱交行)接受上海環宇進出口有限公司委托匯出首筆以人民幣跨境計價與結算的匯款業務,就在我國正式拉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大幕的當天,交行率先辦理了第一筆跨境人民幣業務。轉眼兩年多,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已形成一定規模,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銀行累計辦理經常項目下人民幣業務結算金額2.58萬億元,與境內發生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的境外國家和地區達181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逐年擴大。
始建于1908年的交行,既有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歷史,又走在中國金融創新的最前沿。相關數據顯示,與2010年相比,交行2011年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量增長2.3倍,資金收付量增長2.5倍;跨境人民幣業務企業客戶數增長2.2倍,為境外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數和余額分別增長1.4倍和57%;跨境人民幣業務項下的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2.8倍。日前,記者專訪了交通銀行國際業務部相關負責人,針對交行近年來為人民幣國際化所做的努力一探究竟。
記者:作為最先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商業銀行,交行在各項業務方面取得了快速增長,尤其跨境人民幣業務,都有哪些優勢?
交通銀行:交行于2009年獲得首批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資格,相繼在5個試點城市為當地試點企業提供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隨著2011年8月跨境人民幣境內結算試點的全國開放,交行憑借覆蓋境內經濟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的機構網絡,實現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的全覆蓋。
交行擁有“以亞太為主體、歐美為兩翼”的全球經營網絡。交行在香港、紐約、舊金山、東京、新加坡、首爾、法蘭克福、澳門、胡志明市、悉尼設有分行,在倫敦設有子銀行,在臺北設有代表處。同時,交行是國內僅有的4家開辦離岸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完善的全球網絡使交行不僅能直接在境外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也為境內分行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泛的代理行網絡和良好的同業合作關系是交行國際業務的良好基礎。截至目前,交行已與全球五大洲14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與匯豐、東方匯理、法國巴黎、標準、花旗等銀行在項目融資和銀團貸款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
憑借充足的人民幣資金供給優勢,交行可以幫助企業通過人民幣海外融資有效控制資金成本,規避匯率風險。
此外,良好的客戶基礎是交行不可多得的重要優勢。眾多央企和龍頭企業都是交行的直管客戶,多年的高端優質服務是交行各項業務發展的關鍵之所在。
記者:交行是第一家參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研究并作出首筆業務的商業銀行,在堅持“創新為先”的前提下,交行在人民幣跨境方面如何保持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交通銀行:談及創新,“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是交行自成立來始終堅持的道路。2009年,從第一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開始,交行的業務范圍由最初的跨境貨物貿易結算拓展至服務貿易和其他經營項目結算以及資本、投融資等眾多領域。同時,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服務,交行穩步推進各項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健康發展:
首先,緊跟政策,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從貿易拓展到投融資領域。交行相繼推出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托收、對外擔保、國際保理、進口代付等多種產品,推出新產品的同時為客戶辦理了跨境人民幣股東貸款、境外直接投資和外商直接投資(包括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增資、股權轉讓)等業務,不斷延伸服務范圍。
其次,以客戶為中心,發揮聯動優勢,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服務方案。交行緊跟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依托遍布境內外的業務網絡,發揮集團整體聯動優勢,為客戶設計、提供個性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方案,具體涉及跨境人民幣股東貸款、外商直接投資、境外直接投資等多個方面,為企業提供集境外資金募集及募集資金的財務代理、跨境結算和跨境融資等于一體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其中,交行香港分行自2008年即開始為多家內地金融機構、企業及財政部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擔任財務代理,截至2010年末,交行香港分行該項業務的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積累了豐富的人民幣債券清算經驗。在此基礎上,交行香港分行于2010年成功辦理首宗人民幣企業債券的主承銷業務,進一步凸顯了交行在境外人民幣債券市場上的專業領導地位,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也搶占了市場先機。
另外,積極創新,建立成熟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產品線是交行業務的突出特色。經過兩年多的運行,交行在跨境貿易、跨境投融資、同業賬戶融資、清算、投行、政策咨詢等領域形成了綜合化的跨境人民幣系列產品線。除結算外,交行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人民幣對外擔保、國際保理、貿易融資、跨境投融資、協議付款等服務,特別是在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方面,交行可在外商投資領域為企業提供境外募集資金、股東貸款、跨境結算等一站式金融服務,在對外直接投資領域為企業提供國家風險管理、咨詢服務、NRA賬戶服務、全球財富管理、跨境融資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在證券投資領域為客戶提供人民幣證券發行、承銷、財務顧問、財務代理、RQFII全球托管和境內托管等業務。
記者:使用人民幣結算為境內企業提供了便利,介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逐步形成,交行如何幫助企業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
交通銀行:由于跨境人民幣業務為企業提供了自由選擇結算幣種的權利,因此,更便于進出口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節約匯兌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根據測算,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成本比以外幣結算的交易成本低2~3個百分點左右。
如企業確有規避匯率風險的需求,交行可提供人民幣遠期、掉期、期權以及結構性產品等多種匯率風險管理工具,靈活滿足企業各種需求。同時,交行還可提供國家風險管理、政策咨詢等綜合服務,全面協助客戶管理各種風險,實現業務的健康快速發展。
記者:今年1月,央行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提出:要進一步做好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對此,交行將有何種規劃?
交通銀行:交行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于“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將跨境人民幣業務作為戰略性業務,在符合監管要求和風險防范的前提下,通過創新產品、優化流程等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為企業的跨境貿易和投資提供便利。
為此,交行已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務求在產品、系統、流程、網絡等方面取得進一步提高,最終達到保持并提高市場占比、夯實并擴大客戶基礎、提升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能力的目標。
記者:近日,央行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企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所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均可開展出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值得期待。您對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未來的發展有何展望?
交通銀行:試點企業進一步擴容意味著我國進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全面開放,將進一步促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快速發展。我們希望監管機構繼續深入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鞏固和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積極拓展與結算相關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同時加快資本項目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拓寬境外企業獲取人民幣的渠道及其持有人民幣的增值保值渠道,適時推出更多人民幣匯率避險產品,擴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交易規模;繼續按照平等互利原則開展與世界各國的貨幣合作,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和影響力;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系,截至2012年1月,香港人民幣存款已達5760億元,人民幣已成香港第三大貨幣,離岸人民幣市場已現雛形。
未來,隨著跨境人民幣貿易和投資的進一步發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對外貿易中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我們相信,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進程的不斷提速,人民幣將日益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