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連續下跌,一方面因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資金面偏緊。兩會期間中央對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表態,讓市場期許的經濟回暖預期發生變化,同時3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創四個月低點,表明經濟低迷,也造成市場信心不足;而近日成品油價格上調,對CPI上漲壓力的擔心更讓市場雪上加霜。此外,備受市場關注的養老金入市利好也成泡影,多種因素疊加導致市場悲觀情緒蔓延。但筆者認為,這種市場擾動難改政策趨松與穩增長的預期。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今年的中心任務是:穩增長與控通脹,而在去年底CPI大幅回落、通脹得到控制之后,貨幣政策已從去年12月份首次下調了存準率,表明貨幣政策已從穩健偏緊轉向穩健偏松,工作的中心任務也從控通脹轉向了穩增長。從目前經濟形勢看,經濟仍在底部徘徊,制造業生產活動放緩已影響就業市場,3月匯豐就業指數創2009年3月以來的低點,經濟數據不容樂觀,表明穩增長已成當務之急。
不過從能源價格與勞動力價格上漲壓力及國際大宗商品輸入通脹角度考慮,CPI上行壓力仍在,這成為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制約因素。
但筆者認為,成品油價上漲,雖然墊高了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成本,比如柴油漲價直接影響農資價格,間接造成糧食作物成本上升,同時也將提高蔬菜流通環節的成本,增加了通脹壓力。但總體來看,由于今年前三季度,通脹仍存在下行的趨勢,成品油價格的上漲,不至于大幅推高CPI,因此,不必要過于擔心通脹。況且,今年兩會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今年CPI的目標在4%左右的水平,而2月份CPI已降到3.2%,所以考慮到能源等價格上漲因素,那么4%的通脹目標是客觀并可以實現的。因此,這些因素也不至于改變貨幣政策的調控方向,今年政策導向保持穩健偏松的狀態是可期的。預計下一步央行降準行動仍將繼續,這將只是一個時點的選擇問題,如果油價上漲等因素能夠得到很好消化、CPI未發生大幅上升,那么,貨幣放松將會如期而至,畢竟穩增長已別無選擇。
從股市方面來看,由于經濟尚未看到企穩的跡象,政策有待放松,因此,股市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等待政策松動與經濟向好也是一種必然。通常來看,流動性和貨幣政策趨緊,股市表現為下跌浪潮,而流動性與貨幣放松股市則存在上漲動力。由于今年穩增長目標不變,貨幣政策穩健偏松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此,股市走好也將只是時間問題。(袁秀明 經濟學博士后,日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