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股市成新資本狩獵場 有國人稱將扛麻袋去炒股
“如果緬甸股市真的開了,我第一時間就去買股票。”說這話的是吉姆?羅杰斯,他表示,如果可能的話,他愿意押上手上全部資金。和他站在同一戰線的,還有資本大鱷索羅斯。
緬甸有沒有股市,也許連當地人自己都說不清楚。因為它實在太小了,只有兩只股票,并且股價常年不浮動。“確切地說,都不能算股市,只是一個小型的證券交易中心,用來提供場外的股票交易。兩只股票都是國家控股,一家是林產公司,還有一家是銀行,價格都是交易所指定的,一個月的成交量也到不了10萬元人民幣,外國人還不讓買。”一位客居緬甸多年的中國投資人宋波告訴記者。不過,就是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交易所,卻可能成為緬甸證券業騰飛的起點。
緬甸股市原始股超級值錢
或將重演中國人扛著麻袋去柬埔寨炒股盛況
5月29日,東京證券交易所、大和證券集團旗下大和總研與緬甸中央銀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在2015年以前協助緬甸創建證券交易所。而日本對新交易所的支援框架,也將以這個小交易中心為核心。
在全球交易并購熱潮下,韓國參股援助建立了老撾證券交易所和柬埔寨證券交易所,東京交易所這次也參與了緬甸資本市場的培育工作。可在這一領域似乎一直沒聽到中國的聲音。
面對歐美、日韓、新加坡等國家對緬甸的投資布局,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告訴記者:“目前,緬甸開放已是民心所向。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家進入緬甸考察市場,中國企業如果瞻前顧后,可能將失去先機。”
緬甸的這家小型證券交易所在1996年由日本大和證券與緬甸央行共同成立。宋波向記者透露,這個棲身于仰光經濟銀行大樓一隅的小公司,只有十幾個工作人員,成立以來至今沒有實現電子化,報價仍需手寫,買賣還靠現金。
“也不是他們不發展,主要是沒有交易需求。這里連股份制公司都屈指可數,很多本地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證券,股票也大多由公司向投資者自行發行,而且流通量很小,股息一度高達30%,持有人幾乎不會賣。這里的原始股不是概念,而是真的很值錢。”
宋波透露,他來緬甸投資,正是看中了這個新興市場的潛力。“在這里的幾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緬甸必須有股市。其實這里的企業融資需求很大,但銀行貸款利息畸高,動輒就16%左右的利息,全亞洲都罕見,如果三年內證券市場得以建立,工業得到資本支持會發展很快,緬甸將成為最有爆發力的新興市場。”
記者了解到,2011年8月,緬甸的證券交易法已起草完畢,只待投票通過便正式寫入法律。而在證券領域算是與緬甸有過合作的日本,從2010年便看中了緬甸證券業這塊處女地,東京證交所、大和證券就一直在與緬甸政府展開會談,直到日前簽約。
對東盟資本市場有研究的專家裴慧奇指出,日后東盟資本市場必將以一個整體的形象登上國際資本市場舞臺。東盟資本市場在上市資源爭奪、地區戰略定位等方面都可能對中國形成影響。
而隨著緬甸股市的建立,中國人扛著麻袋去柬埔寨炒股的盛況,或將重演。
緬甸土地有一半閑置
吸引中國投資客但真砸錢要小心受騙
用許寧寧的話說,目前是中國發展與緬甸投資合作的最好時機。
在緬甸,土地資源有將近一半閑置,海洋資源年實際捕撈量只有正常捕撈量的35%。今年一季度,外國對緬投資超過2.7億美元。其中,2.47億是投資石油和天然氣領域,2000萬美元投資礦業,制造業投資僅為600萬美元。
宋波透露,緬甸存在大量閑置土地,私人經營的農用土地使用率都很低,圈地了以后卻不開發,只用來炒,目前已有外國投資客在緬甸買地,其中不乏中國人。
“中緬的經貿互補性強,又是鄰國,有合作的地緣優勢。此外,中國在制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承包、資源開發等方面,都有在緬甸很好發展的優勢。”許寧寧對記者分析。
記者了解到,近一個月以來,因為看中緬甸豐富的資源和低廉的勞動力,已有數十家東莞廠家去緬甸考察建廠,并有多家與緬政府簽訂了投資意向書。此外,中色股份、北方國際和中珠控股等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緬甸礦產。
“對中國資本來說,緬甸機遇是空前的,但不是完美無缺的。很多中國工廠看中這里的勞動力廉價,結果不仔細考察就來建廠。目前緬甸的基礎設施完全不足,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有時候正在生產,可能就停電了,還經常停水,勞動力是廉價,可這里的工人因為長期從事傳統農業勞動,適應不了高精度高強度作業,訂單經常不能按時完成,產品質量也不過關。我有很多中國朋友來了都叫苦不迭。”宋波表示,就是因為之前對這里預期太高了。
宋波還透露,這里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有錢,敢投資,所以當地的人甚至我國國內的皮包公司,有時會編造一些有吸引力的項目,如礦山開發、高速公路等項目,騙國人來投資。“因為閉塞,所以這里的信息并不透明,投資之前一定要多考察,大項目最好聯系我們在緬甸的大使館核實。”
許寧寧也表示,走進緬甸前要事先做投資的可行性研究,了解該國的政策和規定,選準合作伙伴。“東盟商務理事會愿意協助中國企業走進緬甸。”
緬甸為了吸引外國客商,是下了決心的。近日,緬甸政府已經宣布向外國投資者提供長達8年的免稅優惠。 據華夏時報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