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黃金價格不斷延續跌勢,然而這卻促成中國內地黃金買入量不斷增加。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內地買家購買97噸黃金(其中包括黃金廢料),而1月該數據僅為51噸,環比增幅接近90%。
近日,瑞銀、法興、高盛相繼下調今明兩年世界黃金價格預估。高盛將2013年和2014年黃金目標價分別下調至每盎司1545美元和1350美元,前值分別為1610美元和1490美元。世界黃金協會曾預測,中國將取代印度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消費國。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截至2013年1月全球官方黃金持有量排名榜(不計IMF持倉)中,中國已經超越日本、俄羅斯與瑞士,位居第五。
“隨著高凈值人群財富的增長,中國內地居民投資的興趣也在不斷增強,而投資渠道卻很有限,股市不景氣再加上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共同推高了中國內地對于貴金屬的需求。”一位外資行貴金屬分析師表示。
點評:內地的投資渠道確實太少,對于投資者來說,金價不斷下跌正好可以彌補他們的投資沖動。而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們通常認為,就算短期黃金價格不能上漲,但拿著實物畢竟心里踏實,只要放著總有一天可以盈利。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危險,過去12年里黃金價格已經上漲了4倍,這在其他投資市場是很難想象的。對于這個超級大牛市的終結投資機構的看法已經很一致了。黃金的基本意義在于保值而非增值,如果這個意義不復存在那未來的走勢將是很危險的。
相關鏈接:
二季度黃金價格或現年內低點 逐漸步入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