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誤將“買入”操作成“賣出”,致使法國巴黎銀行近期一筆以QFII身份買入南京銀行(8.65,0.04,0.46%)股票的行為構成“短線交易”。更讓市場吃驚的是,此次烏龍事件背后揭示出,法巴一直在以QFII身份從二級市場增持南京銀行股票,最新持股為4.42億股,超過一季報時所披露的4.37億股。
根據昨日晚間南京銀行所發公告,本次交易后,截至2013年7月11日法國巴黎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QFII共持有南京銀行股票4.42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4.89%。 這一數字已遠遠超越今年南京銀行一季報發布時,法巴共計持有的4.37億股。
對于法巴以QFII身份不斷從二級市場增持南京銀行,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不排除法巴希望借此增持南京銀行股份至上限20%的可能,另一方面,南京銀行市盈率低、屬低價股,目前被多家基金配置,具長期投資價值。
南京銀行昨日稱接到股東法國巴黎銀行的書面通知,法國巴黎銀行以QFII身份在增持南京銀行股票過程中,由于其委托的境內證券投資代理人誤操作導致“短線交易”情況發生。
具體情況如下: 法國巴黎銀行QFII于2013年7月1日起通過競價交易累計買入公司股票1751130股,均價8.2965元/股;2013年7月1日,由于委托的境內證券投資代理人的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即,將“買入”操作成“賣出”,以均價8.3205元/股賣出公司股票45267股,構成“短線交易”。
該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四十七條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作為持股超過5%的股東,法巴將其持有的南京銀行股票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南京銀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