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計算財務后果的研究人員表示,北極正在快速融化的海冰和永久凍土是一個“經濟定時炸彈”,很可能給世界造成至少60萬億美元的損失。
此前,北極海冰破紀錄的融化被廣泛地認為對經濟有利,因為它打通了航道,開啟了在該地區開采資源的可能性。北極地區據信擁有全球30%的未探明天然氣儲量和13%的未探明石油儲量。
然而,英國劍橋大學和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學者們進行的研究表明,北極冰在調控洋流和氣候方面的關鍵角色意味著,海冰融化所引發的變化將損害作物、淹沒房產,重創世界各地基礎設施。
劍橋大學佳奇商學院的克里斯?霍普表示,它可能導致的損失比任何效益高出三個或三個以上數量級。
霍普說:“人們計算的潛在經濟效益是數十億美元,而我們在談論數十萬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損害和額外沖擊?!?/p>
多年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而自2001年以來,每年融化并重新凍結的海冰面積一直在縮減,每年縮減的面積幾乎相當于一個英國。
去年,北極夏季海冰面積縮減到自1979年開始衛星監測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洲研究人員的研究重點在于,日益變暖的北極海水,正如何加快俄羅斯北方東西伯利亞海下面的永久凍土融化——那里據信蘊藏著大量甲烷。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高出約20倍,盡管它在大氣層中的停留時間沒有二氧化碳那么長。
圍繞這些氣體水化物儲量的釋放需要多長時間,以及它將會造成何種影響,目前各方正展開激烈辯論。但一些科學家表示,已經有證據顯示大量的甲烷正在逃逸,其他人則擔心,甲烷逃逸速度非???,足以加速全球變暖并加快其它變化,如格陵蘭島冰原融化。格陵蘭島冰原若完全融化,足以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
劍橋大學的海洋物理學教授彼得?沃德漢姆斯表示,這就是研究人員認為評估經濟影響非常重要的原因所在。沃德漢姆斯認為北極海冰可能在2015年夏季完全消失。
他說:“我們正在研究這種極為迅速的海冰收縮可能對全球氣候造成的災難性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