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9日凌晨消息,管理著世界上最大債券基金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周三指出,市場雖然對聯儲的下一步行動會對亞洲經濟體未來一年的形勢有什么樣的影響眾說紛紜,但是這個區域也存在有三個源于自身的隱憂。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管理業務全球聯席主管納敏·圖錄(Ramin Toloui)在周三的客戶報告中指出,第一個問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導的,旨在對日本經濟進行全面整頓的安倍經濟學能否繼續支持日本的經濟。根據他的預測,安倍經濟學的推力將會逐漸消失,特別是當日本的增值稅在2014年4月從5%被提高到8%之時。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在日本的投資組合管理主管正直知哉在同一份報告中寫道,“增稅以及財政刺激措施加碼之前的消費非常集中,而它們也是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幾個季度中增長的關鍵驅動,到2014年的貢獻將會少很多。”但是他也補充說,如果經濟放緩太多,特別是在2015年還會有一次消費稅提升的情況下,日本的決策者們可能會“全力推出”新的政策,“增長策略或者一種供應面的政策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提升最終會是安倍經濟學成功的關鍵,但是這也不是被確定的事情。”
正直知哉說,“如果安倍晉三首相開始消費他在經濟政策以外的政治資本,那么國內的私營部門會對他失去信心。”民意調查顯示,在聯合政府推動議會批準一項嚴格的安保法案之后,被認為可能導致對媒體的打壓以及掩蓋官員的不法行為之后,安倍晉三的支持率已經降至上臺以來的最低水平。
納敏·圖錄在報告中提出的第二個隱憂是中國降低對信貸和投資導向增長依賴度的進程。他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處在了一種結構性放緩的中期,在過去十多年幫助中國實現了每年10%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出口和投資導向引擎已經達到了它們的極限。”
報告認為,“未來十年的增長需要經濟向家庭需求方向的再平衡。”納敏·圖錄不認為在三中全會上公布的改革措施會在短期內改變大局,畢竟這些措施的實施時間線一直延伸到了2020年,“全會上的改革用語沒有被視作太具有野心,因此沒有引發一輪對改革措施實施預期的信心驅動下的投資大潮。”
報告認為,亞洲地區在2014年的第三大隱憂是新興市場能否在沒有過度經濟干擾的情況下規避金融波動。納敏·圖錄說,“我們認為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決策者們會面臨再度出現的短期市場壓力。”他強調,“亞洲的前景是增長正在穩定中,但是不會太耀眼。一個改善的外部環境提供了上行支撐的可能性,而區域內各國還需要努力應對國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