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3月4日報道,WhatsApp以190億美元的“天價”賣給了Facebook公司,相信這讓許多人都倍感驚奇。但其實,比這個“天價收購”更加耐人尋味的,還要數該應用創始人楊?庫姆從領救濟者到億萬富翁的“傳奇人生”。
庫姆在烏克蘭長大,青少年時代(20世紀90年代)移民到美國。當時他收入微薄,靠領政府救濟金和食品券維生。因為國際長途費用高昂,打個電話回烏克蘭,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一“捉襟見肘”的情況,隨著微軟公司Skype的“橫空出世”而徹底地改觀了。受到這件事的鼓舞,庫姆也因此下定了決心,要發明出可與Skype比肩的應用,讓發短信也能一樣快捷經濟。
據庫姆自己稱,他“勉強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后,前往了圣荷西州立大學讀書,此后他又中途輟學了。工作之后,他曾效力于安永,擔任一名安全測試人員,后來又跳槽去了雅虎,擔任了一名安全運營工程師。
2009年,他與另外一名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聯手創立了WhatsApp。這一應用程序在4年多的時間里積累了4.5億用戶。目前,其用戶基數仍在以每天100萬人的速度增加。
盡管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庫姆卻始終行事低調,不愿意引來媒體過多的關注。他不在電視上露面,也很少接受采訪。在個人社交網絡賬戶的頁面上,他甚至刻意隱去了自己WhatsApp首席執行官的頭銜,稱自己為WhatsApp的“軟件測試人員”。
在近日《福布斯》雜志發布的2014年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庫姆也首次入圍,在榜單上排名第202位。媒體表示,天價出售WhatsApp,是庫姆能夠加入億萬富豪俱樂部的主要原因。
雖然自己早已在美國發家致富,但庫姆卻從未忘記自己的烏克蘭血統,并相當引此為傲。據悉,針對近日來烏克蘭局勢的日益動蕩,庫姆就發過推特稱,自己正在“為和平祈禱,并希望危機能夠盡快得到解決”。
(來源:中國日報網 涂恬 編輯:王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