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日本外務省副大臣鹽崎恭久在日前參加第二屆“北京-東京”論壇時表示,日中關系對于亞洲的和平繁榮非常重要,日本重視日中雙邊關系的方針沒有絲毫的變化和動搖;為了改善日中關系,兩國之間需要加強經濟合作和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二屆“北京-東京”論壇于2006年8月2日至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這個由中國日報社、北京大學和日本言論NPO組織共同主辦的平臺旨在加強中日之間的對話和理解。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到會致辭。
日本外務省副大臣鹽崎恭久在論壇期間做主題講演時表示,作為外務副大臣,他曾先后兩次訪問過中國,與中國政府以及民間的有識之士進行十分廣泛的討論并交換意見。通過這些交流,他認為中國方面一貫重視對日關系。
鹽崎恭久表示,今年5月在多哈,7月在吉隆坡,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與日本外務省外相麻生太郎進行了會談,會談中雙方確認了日中關系是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對此他解讀說,這表明日本重視雙方關系的方針沒有絲毫的變化和動搖。
在發言中,鹽崎恭久表示日中關系存在更為廣闊的廣度和深度,雙方可以進一步拓寬,尋找兩國的共同利益。
對于亞洲地區合作,鹽崎恭久表示,亞洲是由具有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社會組成。從這個角度來看,除了APA,ETA等雙邊合作之外,三邊的,以及像六方會談一樣的多邊對話框架也是應該追求的合作形式。在目前的經濟發展和全球化潮流下,從東亞區域整合的許多動態可以看到,對于區域合作模式的探討正在進行,例如在東亞國家之外,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參加的首次東亞峰會得以召開,將東盟+3(中國、韓國、日本)的模式發展成東盟+6的模式更符合本地區的利益。在區域整合的潮流下,本地區的大國——中國和日本如何開展合作,推動本地區的合作,開創更美好的未來,是各國都非常關注的。比如在環境能源、反恐、流行性傳染病等非傳統安全領域方面,日中需要分享經驗,而且需要帶頭解決該類問題。日本非常希望同中國開展經濟合作。
鹽歧表示,前不久朝鮮試射導彈,日中兩國妥善的合作促使聯合國發出了妥當的信號,雙方為促進朝鮮回到六方會談的框架做出了努力。7月27日在吉隆坡,日中進行的外交會談上也確認了這種努力。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不僅對日中兩國,對整個地區也非常重要。我們認為我們是有能力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對于中日關系的現狀,鹽崎恭久表示最近的日中關系反映了兩國的國民開始疏遠起來。他對此表示擔憂,并認為日中關系的未來要靠青少年的一代,加強日中兩國青少年個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非常重要。日本外務省對于加強中日青少年交流的政策已經開始實施。第一次日中青少年交流活動從今年5月已經開始,200名中國中學生來到日本,學習多種課程并住在日本家庭。8月份和9月份還將由兩批中國中學生赴日學習。
在發言的最后,鹽崎恭久表示:“日中關系對于亞洲的和平繁榮非常重要,這種重要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并且不管中日過去的交往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應該共享這個教訓,利用這種經驗更好地發展日中關系。活躍在日中兩國的人士們的努力,和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必不可少。”
(周曉鵬 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