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表明,目前全球變暖的速度比科學家原來預測的還要快。自2000年以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速度,比之前人們預測的快了3倍。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4月6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布魯塞爾結束了為期5天的閉門會議,會議發表了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第二部分的梗概,指出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將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
平均每年增長3%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22日公布報告稱,自2000年以來,因燃燒化石燃料而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正以每年平均約3%的速度在增長。而在上世紀90年代,這一增長速度僅為1%。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邁克·勞帕赫在聲明中表示:“導致排放加速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全球范圍內,我們每制造一美元財富,平均燃燒的碳的數量正在增加。
撰寫這份報告的科學家是一支由碳循環專家、氣體排放專家以及經濟學家組成的國際性小組。他們研究目的,是確定全球的碳排放量以及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
這份報告稱,2005年,在全球范圍內,有近80億噸碳被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氣層中。而在1995年,這一數字僅為60億噸。
美人均年排5噸二氧化碳
報告指出,在工業革命以來的兩個世紀中,美國和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綜合超過全球的50%,而中國的排放量還不到8%。另外50個發展速度最慢的國家,在過去200多年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到全球的0.5%。
今天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平均每人每年制造的二氧化碳超過5噸,而在中國,平均每人每年制造的二氧化碳只有1噸。
“行動不僅僅局限在談判廳。” 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如是說。遏制全球變暖,付諸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認為,人類要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關鍵在于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人類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在可控核聚變、生物發電等新能源技術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動節能技術發展、推廣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