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即使全球氣溫只是略有上升,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全球變暖將導致每年的死亡人數(shù)至少增加15萬。在2003年8月,高溫曾導致2萬多名歐洲人死亡。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的保守估計,全球變暖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將在2030年增加一倍。
氣候變暖給人類健康主要帶來三個影響。首先是空氣。工業(yè)和交通污染會對空氣質量造成非常壞的影響,氣溫上升本身又會增加地面的臭氧含量。多項研究顯示,臭氧含量增加會導致心臟和肺部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上升。此外,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利于豚草和其他能產(chǎn)生大量花粉的植物的生長,這將誘發(fā)更多的哮喘病和過敏癥。
全球變暖另外一個可預見的后果是降水增加,從而導致更多的洪水。洪水的直接影響是人員傷亡,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影響水質。
氣候變暖還能引起昆蟲數(shù)量的增加。全球每年至少出現(xiàn)3億個瘧疾病例,其中有100多萬人死亡,我們不得不注意可能由蚊子引起的災難性后果。
地球變暖使兩極冰融,冰融又導致地球更熱———科學家把這一現(xiàn)象稱為“反饋循環(huán)”。
今年2月,住在北極圈附近的諾厄·麥圖克與以往一樣,把捕魚棚設在了加拿大坎伯蘭灣的冰面上,準備在那兒呆上三個月。可他沒有料到,僅僅三天之后,冰面就開始破裂,捕魚棚和價值6000美元的捕魚設備全都沉入海底。87歲的因紐特老人伊諾斯克·納沙利克說:“傳統(tǒng)再也無法傳承下去。以前,我可以通過觀察云的形狀、風的強弱,甚至天上星星的閃爍來預測天氣。可是現(xiàn)在,一切都變了。”
***島國面臨“滅頂之災”
近日,澳大利亞環(huán)境學家警告稱,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圖瓦盧、基里巴斯以及馬爾代夫三個島國正面臨“滅頂之災”———在不久的將來,它們可能被海水吞沒。僅有1萬多人口的圖瓦盧地面面積僅剩26平方公里,地勢最高的地方僅比海平面高出4.5米。每逢二三月大潮期間,圖瓦盧都有30%的國土被海水淹沒,海水還沒過許多人家的后院。
圖瓦盧已與新西蘭達成移民協(xié)議,每年向那里遷移80人。南太平洋上的紐埃也曾表示愿意接納圖瓦盧民眾。但問題是,由于全球變暖的速度過快,紐埃也面臨著和圖瓦盧相同的問題。
***美國何時能簽《京都議定書》?
對于地球日益變暖的趨勢,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府,特別是對全球變暖應負最大責任的美國,卻不愿采取行動。目前國際社會只有一個框架性協(xié)議———《京都議定書》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美國一直不愿簽署這一協(xié)議。
《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qū)簽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yè)化國家。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規(guī)定,39個工業(yè)化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其中歐盟國家減排指標為8%,美國為7%,日本減少6%。
然而不管是克林頓政府還是布什政府,都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據(jù)統(tǒng)計,美國的人口只占全球人口不到5%,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過去10年間,其排放量增長幅度超過了印度、非洲和拉美國家總增長量。美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經(jīng)成為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
作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大的國家,美國這個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卻不肯為其所獲得的利益付出代價。
美國能源部發(fā)表的一份報告承認,2000年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一年上升了3.1%,漲幅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最大的。報告說,2000年美國通過燃燒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5.83億噸,比1999年增長了4700萬噸。
***奇思妙想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