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作為英國工黨兩大巨頭,布萊爾和布朗之間“緊張而微妙”的關系一直為坊間津津樂道。曾擔任布萊爾公共關系主管的阿拉斯泰爾·坎貝爾的新書《布萊爾歲月》7月9日在英國出版,書中披露了13年前兩人在競爭首相過程中的一段“廁所趣聞”,這也許就決定了兩人接班的先后順序。

布萊爾和布朗
***廁所決定命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1994年5月工黨領袖史密斯去世后不久,兩個最熱門繼任人選布朗和布萊爾在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朋友家做客,討論該由誰繼任黨魁。作為影子內閣的內政大臣,布萊爾積極推行對工黨進行現代化改造,風頭超過時任影子內閣財政大臣的布朗。布萊爾認為自己是當仁不讓的首選,但布朗不以為然。
坎貝爾在日記中寫道,雙方一時僵持不下,過了一會,布朗去上廁所。“幾分鐘過去了,布萊爾還在擺弄他的大拇指,甚至猜想布朗是不是生氣一走了之。隨后電話鈴響了。”布萊爾沒有接,電話轉到答錄機,接著冒出布朗微弱的聲音:“托尼,我是戈登,我被鎖在廁所里了。”
兩人當時一陣大笑。布萊爾走上樓,趁機在廁所外“要挾”布朗:“除非你同意讓我接任,否則你就待在里面吧。”后來,兩人在倫敦一家叫格拉尼塔的餐廳長談,布朗答應讓布萊爾出任工黨黨魁,交換條件則是工黨執政后,布萊爾讓布朗在財相位置擁有超出一般的權力,以及在將來某個時間交棒給布朗。這就是坊間流傳多年的“格拉尼塔協議”。
***10年沖突不斷
不過,在接下來的10多年中,兩人因地位的不同而經常發生沖突,關系越來越冷淡。坎貝爾的日記中記載,布朗多經常抱怨布萊爾“從來不就政策問題和他商量”。1997年1月,布朗不再用朋友使用的“托尼”來稱呼布萊爾,而直接叫他的姓氏“布萊爾”。甚至在1997年5月1日、工黨結束18年在野黨身份再次掌權的日子,“雙布”之間也為內閣人選問題爆發了爭吵。
據該書披露,“雙布”之間最激烈的一次交鋒發生在當年10月。布朗當時決定英國在工黨第一任期內不會加入歐元區,坎貝爾隨后向《泰晤士報》透露這一消息。沒想到,布萊爾看到報紙十分震怒,他打電話給坎貝爾說,自己對此一無所知。“我突然意識到,由于我沒有向布萊爾核實,我們犯了個巨大錯誤,把一個天大的假消息捅出去了,”
坎貝爾寫道。
而布朗在看到布萊爾的反應后,也開始不認賬。“布朗也怒氣沖沖,說這件事情太過分了,突然間,就好像報紙上寫的都不是他的意思了。”
到了1999年,坎貝爾擔心“雙布”間持續的不合已經走向失控邊緣。
在布萊爾執政期間,布朗策動“逼宮”的消息也不時傳出。坎貝爾的日記詳細記載了“雙布”在2001年12月19日一場晚宴上的交鋒,布萊爾明白告訴布朗,他仍是自己的頭號接班人;但如果布萊爾感覺被逼退,就不會再支持布朗繼任。日記還記載,布萊爾擔心自己無法通過不信任案投票,曾暗中安排由普雷斯科特領導看守內閣。
(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