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近10年來,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為保持這一戰略優勢,東盟不斷加快、加深自身的一體化進程。在剛剛結束的東盟系列峰會上,東盟10國領導人做出三大歷史性決定:一是提前5年,也就是在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二是通過關于起草東盟憲章的宣言,啟動東盟憲章的制定進程;三是通過《東盟反恐公約》,加強在反恐問題上的地區性協調與合作。以上措施分別涉及東盟的長遠規劃、機制化建設和具體領域合作,其中蘊含四層深意。
一是鎖定東南亞的發展方向。東盟國家自己主宰這塊昔日的大國逐鹿之地,必須在自強的基礎上實現聯合自強。各國在保持本國傳統特征的同時,加速現代化建設,這是自強;各國借助東盟組織這個依托,通過一體化的途徑發揮集體力量,這是聯合自強。兩者并進,互為支撐,這是東南亞在二戰后摸索出來的正確道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東盟就不斷加速一體化,先是不斷提速東盟自貿區的進程,現在則第一次提速東盟共同體的進程。
二是鞏固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主導地位。冷戰結束后,東盟不僅成功實行大國平衡戰略,而且主導了東亞地區合作進程。東亞復雜的國際關系使東盟成為各大國共同接受的主導者,為東亞合作設計方向、左右進程、協調關系,而任何單一的東盟國家都不可能發揮此作用。因此,東盟一體化的程度直接關乎其影響力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應對新的內外挑戰。東盟40年發展壯大的歷程,也是根據內外形勢變化,不斷自我調整、應對挑戰的過程。目前,經濟全球化、亞洲力量格局結構性變化、非傳統安全問題、東盟內部問題等,都需要東盟進一步協調內部關系和發展思路來解決。一些適應新形勢的新原則和新方法需要得到肯定和固定下來。東盟名人小組為東盟憲章提供的一些建議就反映了這種趨勢,例如制定東盟憲章的目的就是要將東盟從一個松散的組織向具有一定法律機制性約束的組織轉化。
四是增強東盟的領導力建設。為增強領導力,東盟不僅要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提高協調能力,將10國、10+1、10+3、10+6的關系處理好,同時還必須提高戰略規劃能力,始終保持戰略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東盟是東亞合作的倡導者和主要實踐者,在合作進程中發揮著重要協調作用。東盟一體化進程肩負著重要使命,其不斷深入將對東亞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人民日報》( 2007-01-16 第03版 作者:翟崑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