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2號,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奇林加羅夫率領科考隊,乘坐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一面由鈦合金制造的俄羅斯國旗。這一舉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據俄塔社報道,當天共有兩艘微型潛水器潛入深海。首先下水的是“和平1”號潛水器,里面坐著本次北極科考隊領隊奇林加羅夫和兩名科考隊員。當“和平1”號下潛300米后,“和平2”號潛水器也在科學家切爾尼亞耶夫的指揮下起程。幾個小時后,“和平1”號率先潛至四千多米深的海底,操縱機械手臂將一面高約1米的鈦合金俄羅斯國旗插到海底。隨后,俄羅斯科學家在海底進行了一系列的科考工作。俄羅斯政府稱,這是人類第一次潛至北極極點海底。
包括100多位科學家在內的俄羅斯北極科考隊,7月24號從俄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出發,8月1號晚間抵達北極。據俄羅斯媒體報道,這次科考活動的任務之一是搜集證據,證明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從地質角度上講是西伯利亞大陸板塊的延伸。“羅蒙諾索夫海嶺”是蘇聯科學家1948年在北冰洋洋底發現的一條綿延1995公里的海嶺,以俄羅斯18世紀著名科學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的姓氏命名。
根據現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由于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的大陸架延伸到北極,北極一帶被視為國際范圍,由國際海底管理局監督管理。北極周邊國家: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和丹麥只擁有領海外圍200海里的專署經濟區。同時聯合國法律還規定,一個國家的大陸架如果超過200海里,經濟專署區可以適度延伸。
2001年俄羅斯曾向監督執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聯合國機構申請,把本國專屬經濟區擴展到羅蒙諾索夫海嶺水域,后因“證據不足”遭到駁回。而此次俄羅斯北極科考和探險活動,在一些西方國家媒體看來,就是在為俄方2009年再度申請準備“證據”。如果聯合國予以認可,俄羅斯將對12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水域擁有權益,接近于北極圈面積的一半,從而將獲得相當于100億噸標準燃料的油氣儲量,還能大大延伸專屬經濟區。
加拿大外長彼得·麥凱8月2號稱,俄羅斯當天在北極海底插國旗的行動是“15世紀的”策略,“只是俄國人的一次作秀”,并不能支持俄羅斯對北極的領土要求。加拿大外長彼得·麥凱:你不能在世界上跑一圈,插上面旗子就說了算,現在不是14或15世紀,所以這不是問題,只要掃一遍《海洋法公約》等協議,在上面俄羅斯和加拿大都簽過字,如果在這上面有任何爭議聯合國都會介入,也不會有爭議,是加拿大的領土是簡單明了的事。同一天,美國政府也表示,雖然俄羅斯科考隊將一面鈦合金國旗插到了北極點之下的北冰洋洋底,但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這次北極科考的目的只在于用科學手段證明俄羅斯的大陸架延伸到了北極。
(來源:CCTV.com 國際時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