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遙遠的北極,是一塊滿是白雪浮冰的荒蠻之地,也是一個屬于探險家、科學考察人員和少數游客的天堂。不過,未來的北極可能是另一幅景象。
最近有媒體披露,丹麥可能對北極及其資源提出所有權訴求,并為此與同樣“虎視眈眈”的加拿大進行“暗戰”。人們不禁擔憂,北極這片凈土是否會成為人類爭奪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后戰場。
丹麥尋找法律依據
目前,北極依然被認為是國際領土。但丹麥最新的舉動卻對此提出挑戰。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說,丹麥科研大臣黑爾厄·桑德證實,一項最新的地理發現說明,北極與丹麥所有的格陵蘭島之間由一條綿延1240公里長的水下山脈——萊蒙索夫海嶺連接著,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國可以對距其海岸線370公里海域內水域擁有經濟專屬權,于是丹麥對北極資源擁有合法權利也就有了依據。
桑德說:“這是一個機會,可以讓北極為丹麥所有,這能讓我們得到石油和天然氣”。《星期日電訊報》說,為了抓住這個機遇,丹麥已發起一項針對萊蒙索夫海嶺的遠程科學考察,在考察完成之后,丹麥可能會正式宣布對北極的所有權。另外,為了獲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列權益,丹麥計劃將于今年加入這一條約。
加拿大不甘落后
對于丹麥的動作,一度宣布過擁有北極主權的加拿大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加拿大外交部發言人雷納德·戴隆說:“丹麥人的挑戰是全新的,但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原來,加拿大于上個世紀50年代曾宣布擁有北極,但后來一個國際法庭裁定,如果此后100年內,沒有他國對此提出異議,北極才屬于加拿大領土。現在,雖然許多愛斯基摩人生活在加拿大境內,但至今也沒有人承認過加拿大對北極的法律主權。
事實上,丹麥和加拿大兩國關于北極所有權的“暗戰”早已不是一天。一年前,兩國就曾因一個叫做漢斯的北極小島打過嘴仗。漢斯島,長約3公里,寬約1公里,位于北緯80度加拿大與格陵蘭島之間的內爾斯海峽。2003年6月,丹麥宣布漢斯島屬于該國,并派軍艦多次造訪該島,在島上插上丹麥國旗。加拿大方面由于沒有能夠到達漢斯島的破冰船,于是多次通過外交部向丹麥表達不滿,稱丹麥所為是對加拿大主權的侵犯。
此后,加拿大開始努力強化自己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今年8月,加軍方特意在一些北極地區有爭議小島展開了代號為“獨角獸行動”的軍事演習。
豐富的資源是爭端根源
除了加拿大,美國也曾試圖在北極權益上分一杯羹。去年,美國就擅自向一些國際石油公司拍賣北極的天然氣開采權,但由于擔心卷入國際爭端,大多數公司沒響應。
為什么在過去歲月中一直平靜的北極逐漸成為爭奪熱點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益。
科學考察發現,北極海域可能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漁業資源和能源資源,特別是隨著北極地區天然氣資源的被發現,加之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能控制那里的天然氣開發。而此前在北極地區發現的鉆石寶藏也曾在加拿大掀起一股采礦高潮,使加拿大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大鉆石生產國。
全球氣候變暖則加速了人們獲取利益的可能性。丹麥科研部高級官員托奎爾·米頓說:“北極是地球上最后一塊處女地。北極冰面在未來50年到100年間將會消失。這將讓‘西北通道’成為一條全新而有價值的船運航線。那里還會對漁業全面開放,另外,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也將得到證實,從現在開始的100年里,誰知道對北極的權利會值多少錢?”
(來源:檢察日報 200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