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6日,胡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將開始10年以來、21世紀開始后對日本的首次訪問。這幾天,日本恰逢艷陽天,碧空如洗,春陽燦爛,綠草似茵,鮮花盛開。
在氣候轉暖的同時,日本迎接胡主席訪問的氣氛也在趨熱。報紙雜志紛紛撰文,對胡主席訪日提出期待。《每日新聞》在“似霧天氣正轉晴”的社論中寫道:“曾
遭數年冷風吹襲的日中關系,經安倍首相、溫總理、福田首相的相互訪問,終于將實現最高層次的首腦訪問。作為一系列外交努力的頂點,人們期待著胡主席的到來,啟動長期的‘戰略互惠關系’”。
曾幾何時,日本方面在日中關系中,還忌用“戰略”兩字。而現在,“戰略互惠關系”已成為深入人心的概念。日本方面認為,所謂“戰略互惠關系”主要有三層意思:
其一,“戰略互惠關系”,不僅包括雙邊問題,還要在國際性問題上,在政治、經濟、安全保障等多領域,交換意見,進行合作;不僅處理好當前問題,還要做長遠考慮。
其二,“戰略互惠關系”應包括以“互相諒解”精神作出的共同戰略調整。
其三,“戰略互惠關系”,要求雙方從國家利益出發,重新審視對方的重要性,在戰略層次,建立起長期的互惠關系。
上述情況,反映日方已不再將戰略關系拘泥于同盟關系,而將其視為一種全面的合作關系,與中方對戰略關系的定義接近,顯示了日本方面對中日關系的積極姿態。
中日經反復磋商,就“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達成了基本共識,具有六大特征:
其一,連續性。雙方表示,在中日關系新階段,將繼續遵循《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的基本原則。
其二,建設性。雙方明確,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出發點,在于“共同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建設性貢獻”。
其三,全面性。雙方同意,“全面發展在雙邊、地區及國際等各層次的互利合作”,合作領域涉及經濟、政治、安全、社會人文等各個方面。
其四,共益性。雙方要求,在合作中,相互獲得利益并擴大共同利益,借此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到新的高度。
其五,務實性。雙方明確了在雙邊以及地區和國際事務等若干方面的具體合作內容、方法、機制。
其六,創造性。雙方希望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伙伴,順應歷史潮流,開創中日關系新的發展階段。
胡主席訪日,是為了代表中國人民,向日本人民表示與日本為善、以日本為伴的誠摯心意;是為了立足戰略高度,與日方進一步規劃中日關系的未來。一定會不負眾望,與日方一起正式啟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為中日、地區,以及世界人民造福。 (解放日報東京5月4日電 特約撰稿人 王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