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期間,各地團組織及時了解來自災區的務工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情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做好災區進城務工青年工作。
一是做好安撫工作。團上海市委以安撫和組織座談等多種方式,對災區務工青年開展慰問活動,關心川籍來滬進城務工青年子女。他們主動了解災區務工青年家鄉、家人和財產損失情況,組織捐款捐物,解決其生活困難。在社區建立“親情熱線”等通信渠道,幫助務工青年與家鄉保持聯系。利用宣傳欄等形式及時通報抗震救災最新動態和信息,穩定務工青年的思想情緒。團天津市委趕赴北寧高速路東縱隧道工程施工現場,慰問、鼓勵家在地震災區的務工青年并發放了電話卡和慰問品。團廣東省委、省高等人民法院等舉辦了廣東青年文明號情系災區“兩送一服務”愛心行動,為在粵川籍進城務工青年開設心理輔導講座,贈送法律及衛生保健書籍并提供相關咨詢。
二是提供返鄉便利。團浙江省委對家鄉受災嚴重或有親人傷亡的川籍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各種交通便利,出面與企業協調,幫助他們預領足額工資、發放路費、代購車(機)票、組織運送車輛,讓他們盡快踏上返鄉之路。陜西寶雞團市委啟動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災“黃絲帶”行動,成立青年志愿者慰問小分隊,每天安排160名青年志愿者為滯留旅客提供服務,分別在站前廣場、臨時候車大棚搭建青年志愿者愛心服務臺,組織小分隊及時提供震情災情和交通信息服務。
三是穩定勞動關系。浙江省各級團組織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開展權益保障服務,在災區務工青年較為集中的地方開展 “春暖行動”。組織企業和務工青年按照適合務工青年特點的簡單文本簽訂勞動合同,避免受災嚴重地區青年返鄉引發的各種勞資糾紛。要求各類用工單位不能因抗震救災而解除勞動關系,要確保回來后能夠順利就業和穩定就業,維護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河南省各級團組織加大維護災區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力度,幫助解決拖欠、克扣災區務工青年的工資,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協助勞動保障部門妥善處理好抗震救災期間災區務工青年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保證災區務工青年順利重返工作崗位。
四是設立捐款基金。團北京市委、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共同設立了“地震災區在京務工青年及子女扶助基金”,為來自地震災區務工青年提供幫助,幫扶受災務工青年恢復家庭生產生活子女繼續學業。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全團要訊》第35期)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