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維之子尋求國際支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6月22日,伊朗前國王巴列維的兒子禮薩·巴列維在華盛頓發表演講,號召伊朗人團結起來推翻“伊斯蘭政權”,并要求國際社會支持這場由伊朗大選爭議引發的示威運動。
“真相大白的時候即將來臨,伊朗人民需要知道到底誰和他們站在一起,”禮薩在華盛頓國家新聞俱樂部的演講中這樣說。對發生在德黑蘭街頭的流血沖突。禮薩表示自己非常難過,在演講中還一度哽咽。他痛斥伊朗政府是“不斷下沉的泰坦尼克號”,號召伊朗民眾團結起來“展現推翻暴政的決心”。
在談到有報道稱有伊朗士兵出走、脫下軍裝加入示威隊伍時,禮薩表示:“變化已經開始出現……在安全部隊、在革命衛隊中有一部分人正表露出不滿……這些都相當美妙”。
他還對奧巴馬關于伊朗騷亂的幾次講話表示贊賞,稱干涉它國內政與支持維護民主的正義舉動存在差別,而美國總統“給伊朗人民帶來莫大的鼓舞”。不過,他警告如果伊朗局勢繼續惡化,奧巴馬和國際社會應該改變對德黑蘭當局的策略,采取更加強硬的舉動阻止局勢失控。
巴列維國王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中被推翻下臺,禮薩隨即也開始流亡生活。他目前和家人居住在美國,并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抨擊伊朗當局。
***德黑蘭或復制“人質事件”
當地時間6月21日,伊朗外交部長穆塔基嚴厲批評西方國家和媒體干涉伊朗總統選舉。穆塔基表示,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日前就純屬伊朗內政的總統選舉發表了“不恰當、不合邏輯和干涉性的”言論。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6月19日的講話中也特別“點名”英國,指責英國是所有西方國家當中“最邪惡”的一個。伊朗當局21日宣布將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驅逐出境。
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22日做出回應,強烈否認“操縱”德黑蘭街頭的示威運動,并譴責伊朗當局試圖通過發動“針對外部世界的戰爭”來模糊國際社會對總統大選引發騷亂的視線。
伊朗半官方FARS通訊社的最新報道稱,伊朗四個親政府的學生社團計劃當地時間23日下午4點在英國駐伊朗使館前舉行集會,抗議“英國的黑手策劃伊朗近期發生的暴力事件”。
截至目前,已經有大批學生抗議者在使館外聚集。正在組織抗議的學生社團領袖伊斯梅爾·塔赫穆斯警告說,如果英國不停止干涉伊朗內政,將可能再次發生“11月4日”的情景。1979年11月4日,部分激進的伊朗學生闖入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制造了舉世震驚的綁架人質事件。
據英國媒體的報道,英國外交部已在其網站發出警告,要求該國公民不要去伊朗旅行,并避開“大型示威游行和集會”。出于安全考慮,英國駐伊朗使館工作人員的親屬已經陸續離境回國。英國外交部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撤出使館人員的必要,但倫敦正密切注視德黑蘭局勢的發展。
***奧巴馬面臨政治壓力
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曾要求伊朗政府保持克制,在面對人民抗議時“避免使用暴力,并做到公平公正”。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當地時間22日晚表示,通過目前搜集到的各種德黑蘭街頭的暴力景象可以清晰地看出“公平公正還遠沒有實現”。
美國媒體的報道稱,奧巴馬目前正面臨強大的國內政治壓力。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格雷厄姆、2008年美國總統參選人赫卡比近日先后批評他在對待伊朗時過于軟弱,應該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格雷厄姆認為,美國總統應在自由世界發揮“領導者”的作用,而不是“跟隨其它國家”。赫卡比當地時間22日晚在肯塔基州的一次集會上更是直言不諱,稱從對伊朗大選的反應可以看出奧巴馬“比我想的還要懦弱和消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利22日透露,將邀請伊朗官員出席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 凱利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說,美國已經做出與伊朗進行全方位接觸的“戰略決定”,“在嘗試對伊朗實施長期的孤立后,我們正在尋求一種不同以往的辦法”。目前尚不清楚伊朗政府是否接受美國的邀請。
***伊朗局勢受到廣泛關注
伊朗政局繼續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地時間22日晚表示,伊朗發生的暴力流血事件令他感到“不安和沮喪”,他呼吁德黑蘭當局停止一切“使用武力對待平民”的行為。
俄羅斯外交部當地時間23日早上在網站上發布聲明稱大選事務純屬伊朗內政,相關爭議必須在嚴格遵守伊朗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得到解決。
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當地時間22日在大馬士革呼吁歐洲國家不要干涉伊朗內政,否則將對未來美伊對話造成不利影響。有分析指出,伊朗當局日前譴責美國和歐盟背后支持德黑蘭的抗議示威,未來不排除驅逐這些國家駐德黑蘭外交官的可能。 (環球在線: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