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支持巴勒斯坦的民眾在倫敦街頭示威
6月5日,倫敦市民在以色列大使館外示威
綜合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6月5日,以色列軍隊再度攔截并登上一艘愛爾蘭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船,迫使該船在以色列南部港口阿什杜德靠岸接受檢查。隨后,整個過程都沒有發生暴力沖突。繼上周以軍士兵打死多名土耳其救援船上的志愿者之后,以色列與這些親巴勒斯坦志愿者之間的激烈爭執并未停止,只是斗爭方式由暴力沖突變成了“打嘴仗”。
得知以色列軍隊“和平接管”向加沙地帶運送輪椅、藥品等物資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船“雷切爾·科里”號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不會允許任何船只不經過安檢就抵達加沙地帶,不會讓哈馬斯得到走私的武器,以色列有權繼續保衛自己。
內塔尼亞胡指責伊朗向哈馬斯走私武器。美國媒體援引以色列《國土報》消息稱,內塔尼亞胡在講話中特別提到:“以色列……絕不容許在加沙出現一個‘伊朗港’。”
據了解,愛爾蘭救援船“雷切爾·科里”號由總部位于塞浦路斯的“自由加沙運動”組織出資贊助。該組織發言人格蕾塔·柏林5日說,他們計劃于數月內再向加沙派遣3艘國際救援船,現在已經有4名船長志愿讓自己的船參加此次行動。柏林說:“以色列必須明白,武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經歷了土耳其船流血事件后,以軍在攔截“雷切爾·科里”號時明顯改變策略。在跟隨該船近6小時之后,以軍出動小艇登上這艘載重1200噸的救援船。士兵稱船上人員主動放下梯子讓以軍登船,扣押過程只有幾分鐘。隨后,救援船由拖船引領至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口,船上11名乘客和8名乘務人員全部上岸接受檢查,其中包括來自北愛爾蘭的諾貝爾獎得主梅雷亞德·馬圭爾和愛爾蘭前駐聯合國高官丹尼斯·哈利迪。以色列內政部稱,至6日上午,全部19名船員都已同意離開以色列回到原居住國,這些人分別來自愛爾蘭、馬來西亞、菲律賓、古巴、英國等國家。
以色列內政部據以色列《國土報》6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擬派新西蘭前總理杰弗里·帕爾默領銜調查以軍5月31日打死9名人道主義志愿者案件,調查團將由來自美國、土耳其和以色列三國的代表共同組成。帕爾默是海事法律方面的專家。以色列對聯合國這一方案表示贊成。
以色列襲擊人道主義救援船事件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5日都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游行,反對以色列攔截國際救援船隊,呼吁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在一片譴責聲中,一貫偏袒以色列的美國政府也于4日發表聲明說,以色列目前對加沙的封鎖政策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改變”。
(來源:中國日報網 張品秋 編輯:劉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