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資料圖片)
4. 布萊爾: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是首位以工黨黨魁的身份連任3屆的首相。他在內政上頗有建樹,創造了英國二戰后最長經濟繁榮期的傲人佳績。他本可以在2009年第3屆任期結束之時體面“收官”,從此名留青史。但是,由于他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一錯再錯,最終不得不以辭職的形式提前2年卸任,從而也終結了他一手創造的“不敗傳奇”。
布萊爾在伊戰問題上的“斑斑劣跡”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聯手布什共同發動伊拉克戰爭。在戰爭的發動方面布什當然是第一責任人,布萊爾在其中的作用絕不容小覷。有報道指出,在關鍵時刻正是布萊爾的積極支持促使布什最終下定了開戰的決心。事實上,英國也是除美國外派兵參戰最多的國家。第二,為了取得英國議會和公眾的支持,布萊爾竟親口編造了伊拉克“可能在45天之內開發出核武器”的開戰借口。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彌天大謊,布萊爾由此信譽掃地。第三,伊戰讓英國付出沉重代價,除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外,還使英國成為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的重點對象,2005年的倫敦地鐵連環大爆炸便是其中一例。此外,由于布萊爾在很多其他國際問題上緊跟布什的政策,從而留下了他是布什“哈巴狗”、“跟班兒”的罵名,進而影響了英國的國際形象。
2010年1月29日,布萊爾接受了英國伊拉克戰爭委員會的質詢,其間布萊爾竭力為自己出兵伊拉克的決定進行辯護,不但沒有表現出絲毫悔意,還堅稱不后悔當初做出的參戰決定。布萊爾說:“不存在什么謊言、共謀、詭計或欺騙,那只是一個決定。我做出的唯一承諾———而且當時我是公開承諾———就是要對付薩達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