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青年在列車上揮舞兩國國旗 (新華社記者 盧哲攝)
一
離友誼關不遠了。山坳里的村落,家家戶戶都插著一面國旗。村民住的是兩三層小樓,涂成鵝黃色,屋頂是平的,據說便于晾曬谷物。旗桿豎在屋頂上,綠蔭環抱,五星紅旗顯得格外“精神”。
友誼關位于廣西憑祥西南18公里處,是我國九大名關中唯一的邊關。在中越邊界零公里處,我們找到了界碑,實際上是一塊不小心就會被忽略的小石柱。8月25日上午,越南胡志明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林芳清率領700名越南青年代表從“小石柱”那邊走過來,與800名中國青年代表匯合。10時30分,中越青年大聯歡活動啟動儀式在友誼關古城樓前舉行。青年人唱主角,場面就熱鬧了。有人站起來拉歌,歌聲引起一陣掌聲,掌聲帶出一片歡笑。“山相依水相連,山歌一唱都聽見。同飲一江水,心里一樣甜。心連心,手拉手,你來我往有情緣。”這首主題歌是一位中國青年專為大聯歡活動創作的,旋律簡潔優美,歌詞情真意切。在現場的越南青年同唱這首歌,但越語歌詞不是由中文翻譯過去的。據說一位越南詩人拿到這首歌后,心有所動,連夜填詞,表達出越南青年一代的心聲與渴望。
兩國嘉賓共同推動時光軸,把啟動儀式推向了高潮。主席臺前裝置了一個長方形時光軸,上面的刻度從1950年至2010年,寓意中越建交60周年。時光軸的指針緩緩地移動,人們的思緒隨著指針的移動而徜徉。中越外交走過60年,中越兩黨和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幾摞書也寫不完。越南第一代領導人胡志明主席形容中越友誼是“同志加兄弟”,這句話曾廣為流傳。駐越南前任大使齊建國在接受中國網訪談時,敘說了一段往事:1950年1月18日,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給中央連發三次電報,說要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要和越南建交。中國是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胡志明對此十分感激。齊建國還講了這樣一件事:在越南抗法和抗美戰爭中,中國志愿軍烈士的遺骨埋在了越南領土。在中越關系出現惡化的那段時期,1400多個中國烈士墓都保存比較完好。這說明越南人民對中國人民為他們作出的犧牲是不會忘記的。
前往友誼關的高速公路上,相隔十幾公里就出現一條巨型橫幅,紅底黃字,上面一行是漢語,下面對應的是越語。有一條橫幅上寫著“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我想,看到這條橫幅的人,中國人也好,越南人也好,都會打心底里投贊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