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隧道的最后一刻

隧道內(nèi)部
位于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區(qū)的戈特哈德鐵路隧道15日全線貫通,這條全長57公里的隧道是目前全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
戈特哈德隧道造價近98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0.95瑞士法郎),是目前在建的連接德國、瑞士與意大利的高速鐵路的一個重要工程。2017年該鐵路通車后,從瑞士蘇黎世到意大利米蘭將僅需2小時40分鐘,較目前縮短1小時。
屆時,每天將有至少300次列車通過戈特哈德隧道,客運列車平均時速將達(dá)250公里,貨運列車時速可達(dá)160公里。
由于戈特哈德隧道對貫穿歐洲大陸南北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正在盧森堡舉行會議的歐盟27國交通部長當(dāng)天通過視頻見證了其貫通的整個過程,并感謝“瑞士人民為修建這條隧道作出的巨大貢獻(xiàn)”。
戈特哈德隧道工程自1999年起正式展開,工程分5段同步進(jìn)行,節(jié)約了施工時間。戈特哈德隧道總長超過此前世界最長鐵路隧道、全長約54公里的日本青函鐵路隧道,瑞士媒體驕傲地稱其為“世紀(jì)隧道”。
鐵路隧道
所謂鐵路隧道,是指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鋪設(shè)鐵路供機車車輛通行的建筑物。根據(jù)其所在位置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縮短距離和避免大坡道而從山嶺或丘陵下穿越的稱為山嶺隧道。
第二類,為穿越河流或海峽而從河下或海底通過的稱為水下隧道。
第三類,為適應(yīng)鐵路通過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稱為城市隧道。三類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嶺隧道。
自英國于1826年起在蒸汽機車引發(fā)工業(yè)革命以來,英、美、法等國相繼修建了大量鐵路隧道。日本青函隧道是一座位于日本北部的海底隧道。
除了是世界第一長的海底隧道之外,青函隧道也是繼瑞士戈特哈德鐵路隧道世界第二長的鐵路隧道。
(來源:大洋網(wǎng)-廣州日報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