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1月29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29日24時),備受全球關(guān)注的墨西哥坎昆氣候大會(COP16)在“迷宮”般的酒店“月亮宮”與坎昆展覽館舉行。
在墨西哥總統(tǒng)宣布“坎昆會議”開幕后,墨西哥外交部長,部長會議主席,以及WTO總干事、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紛紛致辭。
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分為兩個階段,在11月29日到12月7日是公約和議定書特定工作組會議,而12月8日到10日是舉行公約和議定書的締約方會議。
這是繼去年哥本哈根之后“重提”氣候議題的一次重要會議,盡管比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有所“瘦身”,但依然有超過1萬名代表參加這次氣候大會。
在經(jīng)歷上次哥本哈根的混亂和爭吵之后,這次坎昆會議被廣泛寄予厚望,希望掃清哥本哈根會議的陰霾,各國重新建立信任。
多數(shù)首腦不參與
墨西哥外交部長埃斯皮諾薩近日對媒體表示,盡管大多數(shù)國家的領(lǐng)導人缺席,但依然會有約2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參加這次大會,多數(shù)來自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其中包括巴西、玻利維亞、危地馬拉、智利、挪威與肯尼亞等國家領(lǐng)導人。
對于這次會議的規(guī)模降低的情況,氣候變化問題專家王瑞彬接受本報采訪時提到,大多數(shù)國家的元首記者不會參加坎昆氣候峰會,也是吸取了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教訓。
當時,各國元首最后參與了最后的“討價還價”,但取得的成效一般。王瑞彬認為,由于各國元首介入所磋商的議題,往往涉及到各國的根本利益,各國根本無法在根本利益上作出讓步。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