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23日報道,因為未能就相關問題達成一致,由伊朗、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參加的新一輪伊朗核問題會談2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無果而終。外界擔心,此次談判破裂將使得伊朗加快其目前的核項目進程。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伊朗核問題國際談判小組負責人阿什頓透露,由于伊朗帶著先決條件來參加談判,而其它各方無法滿足它提出的條件,因此22日的談判陷入僵局,被迫中止。“我們原本是本著建設性的態度,希望與伊朗討論多項核建議。但顯然,伊朗沒有為此而做好準備。伊朗要求我們同意他們提出的前提條件,即涉及鈾濃縮和制裁的要求,但這兩個前提條件是不可行的。”
阿什頓補充說:“不過,談判的大門依然是敞開的。”但她沒有宣布下一輪會談舉行的具體時間。
阿什頓21日開始率領法國、中國、俄羅斯、英國、美國以及德國的談判人員同伊朗進行了兩天的會談。六國提出了一項旨在把伊朗濃縮鈾項目限制在民用范圍的新計劃,即讓伊朗將鈾原料送到國外進行濃縮,但談判最終沒有取得成果。
據介紹,伊朗在會談中提出的條件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在進入下一輪談判前,要求國際社會停止對伊朗進行相關制裁;二,國際社會應當承認伊朗有鈾濃縮的權利。
一名英國外交官員告訴媒體:“伊朗在會談中提出了談判條件,但這些條件是不現實的……談判令人失望。”
法國外長米謝勒·阿利奧-馬里對伊朗在談判中預設先決條件也表示非常不滿,她聲稱伊朗要準備面對“更嚴厲的制裁”。聯合國安理會自2006年以來已經對伊朗接連實施四輪制裁,美國和歐盟也對伊朗進行了單方面制裁。
對此,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否認為談判設立了先決條件,他指責其他六個國家試圖把他們的先決條件強加給伊朗,并稱這些國家并不打算對話,而只是想對伊朗下命令。賈利利指出,伊朗有權利進行鈾濃縮,該權利“必須得到承認”。
另外,賈利利還表示,伊朗仍然愿意就核問題和外界對話。他重申伊朗的核技術是用于和平目的。與此同時,他批評道,以色列擁有核武器,但國際社會卻從來沒有過問和作出任何表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事實上,在本輪談判開始之前,外界就紛紛預測,談判不會有任何實質性進展。伊朗堅持鈾濃縮權利,并繼續推動核研發進程,而西方不愿意解除對伊朗的制裁,而這些分歧都無法在短期內化解。
(來源:中國日報網 方穎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