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卡納爾3日晚在尼泊爾制憲會議舉行的第17輪總理選舉投票中,以簡單多數票當選尼泊爾新一任總理,這意味著尼泊爾長達近7個月的政府危機暫告一段落。
在本輪選舉中,卡納爾獲得了557張選票中的368張,另外兩名候選人,即來自尼泊爾大會黨的候選人保德爾以及來自馬迪西人民權利論壇(民主派)的候選人加查達爾分別獲得了122票和67票。2010年6月30日,尼泊爾前總理尼帕爾被迫宣布辭職,從那時至今,尼泊爾制憲會議已連續舉行了16次投票,但由于各黨派意見分歧,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今年1月25日,尼泊爾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項新的規則,規定在選舉中獲得簡單多數支持票者即可當選總理,同時還規定制憲會議成員在投票中不得棄權。這一新規定對于3日的投票結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卡納爾在當選后發表講話稱,他將為尼泊爾的和平進程做出不懈努力,同時他敦促各黨派盡快就國家憲政等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據悉,卡納爾的最終當選緣于尼泊爾最大的政黨即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的支持。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主席普拉昌達3日在投票結束后表示,他的黨派為了維護尼泊爾人民的利益決定放棄本黨人選,轉而支持卡納爾當選,同時也希望借此向世界證明尼泊爾能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現年61歲的卡納爾是尼泊爾政壇上一位老資格的政治家,他在學生時代即開始參加政治活動,并曾擔任過中學教師。在上世紀90年代尼泊爾人民民主革命后成立的歷屆政府中,卡納爾曾多次擔任過內閣部長等要職。
分析人士認為,卡納爾的當選,并沒有改變尼泊爾當前政治格局中由少數黨組閣的局面。卡納爾與前看守內閣的總理尼帕爾都是來自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而尼帕爾恰恰是由于無法調和尼泊爾各政黨之間的矛盾才不得不于去年6月宣布辭職的。在當前的尼伯爾政壇上,最具實力的兩個主要黨派,一個是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另一個就是尼泊爾大會黨;卡納爾所在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在實力上只能屈居第三。根據尼泊爾臨時憲法,尼泊爾制憲會議共有601個席位,只有獲得過半數席位的黨派領導人才有資格當選總理并組閣。去年6月30日尼帕爾宣布辭職成為看守內閣總理后,尼泊爾兩大黨派尼聯共(毛主義)與尼泊爾大會黨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但經過多達16輪的投票,兩大政黨都無法在議會中獲得過半數席位。分析人士認為,尼泊爾的政壇僵局是由于在這個年輕的共和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議會政治體制。同時,各政黨之間在解決利益沖突時采取互不合作的態度也使得尼泊爾政局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此外,卡納爾的當選雖然暫時撥開了尼泊爾政壇上空的烏云,但尼泊爾未來的政局仍未呈現出清晰的走向。特別是在尼聯共(毛主義)與大會黨兩大黨派之間存在激烈紛爭的情況下,卡納爾將選擇與誰共同組閣?組閣后如何平衡政府內部各黨派之間的利益分歧?這些問題仍將成為困擾新一屆政府的因素。如果不能妥善處理上述問題,卡納爾政府也將無法避免尼帕爾政府的命運。據分析,目前尼泊爾的政治基礎仍十分脆弱,尼泊爾各主要政黨之間的矛盾沖突已經孕育發展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在一個國家內存在兩支軍隊的狀況對尼泊爾的穩定構成了極大的隱患。尼聯共(毛主義)雖然早已決定停止武裝斗爭,走議會民主路線,但它麾下的一支人數接近兩萬人的“人民解放軍”仍然是尼泊爾其他各派最為忌憚的力量。圍繞著軍事力量的整編問題,尼泊爾國內各派之間始終存在著激烈的矛盾。卡納爾當選后當天發表談話時說,他希望根據各黨派達成的協議,在90天之內完成對尼泊爾人民解放軍的改編工作。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