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海江田對華溫和
海江田萬里1949年生于東京,1972年畢業于名校慶應大學法學系。他的父親是著名記者,曾在北京當特派員,由于熱愛萬里長城,故給兒子取名“萬里”。
受父親影響,海江田從初中起就接觸漢語和中國典籍。大學時他還選修漢語,能說流利中文,在民主黨內有“中國通”之稱。
海江田古典漢語詩歌造詣深厚,出版過數部詩集。在中國古代文學中,他自稱喜歡唐詩、楚辭、元曲,認為唐代詩人李白是“中國文學巔峰之一”,最喜歡的中國歷史人物是屈原。
在對華政策上,海江田倡導確立不使用武力解決中日海洋權益爭端和軍事摩擦的共同原則,同時認為應促進中日青少年交流,放眼長遠。他還指出,中日體制不同,所處社會發展階段不同,思維方式有異,兩國間時有摩擦,但正因如此,更需重新強調1972年中日關系正常化時提倡的“求同存異”原則,力求雙贏。
中國國內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海江田萬里屬于自由派,并且精通中國詩詞,因此對華態度會較溫和。不過,個人性格和經歷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始終有限,而且海江田在民主黨內只屬小派系,上任后勢必處于弱勢。
東日本大地震后,中國經濟及市場對日本非常重要,兩國互相緊密依賴,因此預計新政府上臺后中日關系將不會有巨大變化。
***5人參選黨代表創記錄
27日上午,日本執政黨民主黨發布了旨在爭奪首相寶座的黨代表選舉公告,由此拉開面向29日投票的短期決戰的序幕。報名參選的依次為前外相前原誠司(49歲)、前國土交通相馬淵澄夫(51歲)、經濟產業相海江田萬里(62歲)、財務相野田佳彥(54歲)、農相鹿野道彥(69歲)。參選人數多達5名,為歷屆代表選舉之最。新代表將由隸屬于民主黨的398名國會議員投票選出,而新首相則將經過30日的眾參兩院全體會議指名選舉產生。
因參選人數眾多,有分析認為在第一輪投票中很難出現獲得半數以上選票的候選人,因此有可能會對選票數居前兩位的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各陣營之間縱橫捭闔的舉動預計將更趨活躍。
海江田獲得了黨內勢力最大的前代表小澤一郎的支持,前原則受到“去小澤”路線的黨內主流派的支持,以上述兩人的對決為核心,黨內各種拉票工作預計將全面展開。
(來源:中國日報網 楊潔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