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德林余怒未消繼續“放炮”
令很多觀察者大感意外的是,26日被迫辭職的庫德林不但沒有立即采取與梅德韋杰夫修補關系的措施,反而在27日繼續爆料說,早在數月前自己就與梅德韋杰夫及普京產生了政策分歧。
“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盡管我屢次反對,有時候是在公開場合,但是政府仍在預算領域通過了許多錯誤決定,這些決定無疑會增加財政風險。”
自20世紀90年代起,庫德林就成為普京的重要盟友之一。他曾通過控制政府財政支出引領俄羅斯經濟從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復蘇,并利用能源行業的暴利成立了應急基金,緩沖了2008年全球信貸緊縮對俄羅斯經濟的沖擊。而此番是他十多年來首次公開與普京的不和。
24日,普京接受梅德韋杰夫提議,決定參選下屆總統,并宣布如若當選下屆總統,將任命梅德韋杰夫擔任總理。庫德林隨后表示,自己與梅氏存在重大分歧,不可能在其領導的下屆政府中任職。26日,庫德林因“不當言論”被迫辭職。
*** 普京呼吁官員自律迎大選
有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庫德林與普京的長期合作關系,普京應該不會讓自己的愛將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自己的對立面。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主任、中央銀行前副行長謝爾蓋?阿列克薩申科在接受采訪時說:“很明顯,庫德林十分清楚,普京不會讓他沒有好工作,而是會給他一個有意思且高薪的好職位,比如央行行長、外經銀行行長、外貿銀行行長,甚至駐美大使等職。”
阿列克薩申科還稱,其實庫德林希望普京“王者歸來”后,任命他為總理,而不是任命梅德韋杰夫。“我覺得他在華盛頓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比自己想的多說了一點。實際上他曾期望自己會成為總理。”
27日,普京在俄羅斯政府主席團會議上發出呼吁,要求政府官員增強“紀律性和責任心”。“國家已進入選舉前重要而又漫長的時期,俄羅斯政府的工作效率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和社會領域。我懇請大家履行好職責,直至新一屆政府產生,同時應增強紀律性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