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月19日,季莫申科(左)與普京共同出席兩國天然氣協議簽字儀式。
*** 民眾“革命”激情不再
在11日的庭審過程中,法院外聚集了大約2000名季莫申科的支持者,一些人還試圖圍堵克列夏基克大街,在法院入口附近示威。烏克蘭警方則部署大批防暴警察維持秩序,在法院內外設置多道封鎖線。判決書宣讀前,一群季莫申科領導的反對黨議員在副議長托緬科帶領下沖破一道警戒線,但未能進入法院。
盡管如此,很多烏克蘭觀察人士認為,季莫申科的獲刑并不會引發如同2004年“橙色革命”時的大規模游行示威,原因是她所代表的“橙色陣營”在執政期間并未有重大建樹,且檢察院針對季莫申科案件不斷展示出有力證據,表明她在執政期間的確存在“濫權行為”,這一切都令民眾失望,她已失去了曾經的“光環”。
*** “政壇奇葩”屢惹官司
現年51歲的季莫申科出身鄉下,很早就沒了父親。1979年,她與出身官宦世家的亞歷山大?季莫申科結婚,此后便上演了一出“麻雀變鳳凰”的好戲。
1991年,季莫申科正式執掌家族生意,成立烏克蘭汽油公司。4年后,公司壟斷了烏克蘭各地的天然氣供應,人們稱她為“天然氣公主”。1996年,她已身家百億美元,成為炙手可熱的女富豪,并轉而涉足政界。在庫奇馬擔任總統時,她曾出任政府副總理,主管能源,輔佐時任總理尤先科。
2004年2月,她聯手尤先科發起“橙色革命”,以街頭政治方式幫助后者擊敗時任總理、總統候選人亞努科維奇。2005年,尤先科就任總統后任命季莫申科為總理,隨后兩人發生沖突。2010年2月,季莫申科在總統選舉中以較小劣勢敗給亞努科維奇,遂辭去總理職務。
傳奇背后是如影隨形的爭議。季莫申科以一貫的強硬立場馳騁于烏克蘭政壇,與歷任總統之間都有著公開的分歧。與此同時,季莫申科也屢次因走私、行賄等罪名站上被告席。
2001年1月,烏克蘭檢察官以天然氣走私、行賄和偷漏稅等罪名起訴季莫申科,成功地把她投入監獄,關押42天后將其釋放。2004年9月,俄羅斯軍事檢察官辦公室指控季莫申科曾向俄國防部官員行賄,從俄走私天然氣30億立方米,非法獲利8000萬美元。為此,季莫申科及其家人的名字一度出現在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名單中。今年5月,烏克蘭檢方舊事重提,再次將季莫申科告上法庭。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