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倫琴天文衛星”
德國宇航中心(DLR)10月19日發表聲明稱,重約3噸的“倫琴天文衛星”將于本月21日至24日期間墜落地球,確切的墜落點尚不清楚,北緯53度至南緯53度間任何地點皆有可能(中國最北端的緯度為北緯53度123.5分),砸中人的概率為1/2000。
DLR表示:“‘倫琴天文衛星’上并無可以用來調整其飛行軌道的推進系統,也就是說它現在的飛行情況是完全不可控的……對墜地時間的預測將隨著該時間的臨近而越加精確,但就算在它墜落的前一天,我們對確切墜地時間的估計也會存在5個小時的差值。”
“倫琴天文衛星”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后,會因與大氣摩擦而燃燒和分解,1噸左右的零部件會被燃燒殆盡,但DLR警告稱,依然會有30個“總重達1.6噸左右的殘骸碎片墜落地球”。目前它的飛行時速為2.8萬公里。
“倫琴天文衛星”是德、英、美共同研制的觀測衛星,于1990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該衛星原計劃的使用時間為18個月,但實際上它工作了8年有余,并于1999年2月12日停止運轉。失去動力后的“倫琴天文衛星”圍繞地球軌道繼續環繞,并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不斷降低高度。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共有約2萬塊直徑超過12厘米的太空垃圾環繞地球飛行,它們目前都處于地面控制人員的監控中。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