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利亞3月中旬爆發抗議活動以來,已造成超過3000人死亡。就在外界擔憂敘利亞局勢愈演愈烈之時,敘利亞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就化解當前敘利亞危機、平息國內動蕩的有關協議達成了一致,敘利亞局勢或見轉機。
***大馬士革接受和平倡議
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3日報道,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馬德·本·賈西姆當天表示,敘利亞已經同意接受阿盟就解決敘利亞問題提出的有關倡議,包括敘有關各方立即停止對示威者采取暴力行為、從城鎮撤出裝甲車等,阿盟對敘利亞接受這一倡議表示歡迎。
賈西姆透露,倡議內容還包括敘利亞政府盡快釋放近期被捕人員和開啟敘各派別參與的對話等。敘利亞駐阿盟代表艾哈邁迪當天也表示,敘方會積極接受“來自阿拉伯兄弟國家的調解努力”。
阿盟方面稱,敘利亞應立即全面細致地執行倡議的所有條款,而阿盟將繼續同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方面保持磋商和聯系,以保證倡議的順利執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阿盟官員表示,一旦敘利亞政府愿意采取這些建議,與敘利亞反對派的談判可望在兩個星期之內舉行,但他并未透露談判的地點。
***阿盟充當“和事佬”
西方媒體分析,敘利亞與阿盟之間協議的達成,只能說釋放出一個積極的信號,但最終能否得到理想的結果,還要看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的進一步接觸。
英國《衛報》撰文稱,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目前正面臨著內外雙重壓力。多月以來的國內緊張局勢仍在繼續,流血沖突不斷發生,惡性循環并非是敘利亞政府想要的結果。在阿盟主動充當調停人的情況下,敘利亞恰好可借此機會順水推舟,與反對派展開談話。
另外,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下場也為阿薩德敲響了“警鐘”,敘利亞在國際社會中需要支持,尤其是來自阿盟的支持。日前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阿薩德已經作出表態稱,自己不會重蹈卡扎菲的覆轍。
***美國堅持要求阿薩德下臺
據美國媒體3日報道,白宮發言人杰伊·卡尼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國際社會調解敘利亞危機的努力表示支持,但他同時強調:“我們的立場沒有改變,阿薩德總統已經喪失執政的合法性,應當下臺。”
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敘利亞部分地區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敘政府指責破壞分子制造動亂,而美國及其歐洲盟國則對敘利亞政府高官和實體實施多輪制裁,并要求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
長期以來敘利亞一直是伊朗的堅定盟友,被美國視為“伊朗的戰略后院”,伊朗政府、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都是其盟友,對西方構成強大壓力,也是美國的一塊“心病”。
(來源:中國日報網 陳璐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