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國媒體報道,阿拉伯聯盟國家11月16日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在三天內“停止血腥鎮壓”,否則將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同一天,法國宣布召回駐敘大使,分析人士稱法國此舉意在準備承認敘反對派。
***阿盟下達“最后通牒”
卡塔爾首相謝赫哈馬德·本·賈西姆·本·賈比爾·阿勒薩尼16日表示,正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開會的阿盟各國外長表示耐心已經耗盡,必須采取緊急措施保護敘利亞平民,遂向阿薩德政府下達“最后通牒”。
阿盟12日宣布暫停敘利亞成員國資格,激起敘多個城市的逾萬名民眾上街抗議,其中約千名示威者襲擊了駐大馬士革的土耳其大使館,法國和沙特阿拉伯使領館也遇襲。
加拿大對阿盟繼續向敘利亞施壓的行為表示支持,該國外長貝爾德在一項聲明中稱:“這是阿拉伯國家向敘利亞發出的十分重要的信號——敘政府針對該國平民的行為必須停止,總統阿薩德和他的支持者必須下臺。加拿大十分支持土耳其和約旦為此做出的積極貢獻。”
***法國召回駐敘大使耐人尋味
法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長阿蘭?朱佩16日表示,由于敘利亞政權“固執己見”,并且該國“仍有新的暴力事件發生”,法國因此決定關閉其在敘利亞的領事機構和文化機構,并召回法國駐敘利亞大使。
此前,美國和數個阿拉伯國家已經召回其駐敘利亞的大使。有媒體引述外交人士的話稱,法國召回駐敘利亞大使是為了進行“磋商”,屬于“臨時性”舉措。但法國政府沒有明確透露其駐敘大使回國滯留的時長或重返敘利亞的日期,期間法國駐敘大使館事務交由臨時代辦負責。
分析人士認為,法國此次召回大使將為承認由敘利亞反對派組建的“全國委員會”鋪路,因為法國外交人士多次以其駐敘大使尚在履職為由,否認法國會很快承認敘反對派。目前,“全國委員會”在國際上只得到利比亞執政當局的承認。
***“叛軍”突襲首都附近軍事基地
16日,由原政府軍組成的反政府“敘利亞自由軍”(Free Syrian Army)武裝對位于大馬士革北部哈拉斯塔市的空軍基地發動襲擊,該地也是敘利亞情報機構駐地之一。這是敘利亞動亂以來,“敘利亞自由軍”發動的最猛烈攻擊。
“敘利亞自由軍”發表聲明稱,當天發起的攻擊還包括幾處軍隊安檢站,他們在進攻中使用了機關槍和火箭筒等重型武器。但該武裝在聲明中未透露進攻細節和傷亡人數。
有知情人士披露,“敘利亞自由軍”從三個方向襲擊軍營,一座軍事建筑物被擊毀,但是關押反對派的房屋未遭襲擊。
11月截至目前,敘利亞國內已有至少300多人死于沖突,僅16日一天就有6名平民死亡,媒體稱這是動亂以來最血腥的一個月。
(來源:中國日報網 梁杉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