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依然在高位運行,并呈現上升態勢,十年期國債與德國同期國債利差當天一度突破500個基點心理關口。而當天意大利拍賣30億歐元(約合41億美元)五年期國債也不順利,收益率高達6.29%,創加入歐元區以來新高。不斷加大的融資成本將加重意大利的還債壓力,增大債務違約風險。
意大利安莎社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場人士的話報道說,雖然推舉新總理比較順利,但組閣協商卻令人失望。各政黨領袖雖然口頭支持蒙蒂,但實際上分歧猶存,達成妥協尚需時日。他認為,意大利各政治派別似乎“尚未意識到(債務危機的)嚴重性和時間的緊迫性”。
目前,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議會最大黨——自由人民黨對蒙蒂持“有條件支持”態度,而在意大利北方擁有雄厚實力的北方聯盟則對過渡政府持明確反對態度。自由人民黨和北方聯盟正是貝盧斯科尼先前領導的執政聯盟的中堅力量。
實際上,蒙蒂在挑選部長過程中也面臨著兩難境遇:如果全部選擇無黨派“技術官僚”,那么有可能在議會中陷入誰都不搭理的狀況;而如果為了拉近政黨關系而啟用一些有黨派背景的“政治官僚”,又可能引起各黨派因職位分配不滿而爭吵不休。
意大利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擁有高達近1.9萬億歐元(約合2.6萬億美元)公共債務,在歐元區各成員國中排名第一,其中有約2000億歐元(約合2720億美元)債務將在明年4月底之前到期,還債壓力相當巨大。
納波利塔諾14日再次發出號召,希望各政治派別意識到意大利正處于“非常微妙的關鍵階段”,呼吁各政治派別從國家利益出發,盡可能放下分歧,團結協作。
然而,要恢復國際市場和歐洲盟國對意大利的信心,帶領意大利走出債務危機陰霾,蒙蒂及其尚在孕育中的政府面臨著艱難道路。一方面蒙蒂需要落實貝盧斯科尼政府已出臺的緊縮政策,其中包含了諸如削減部門開支、提高退休年齡等“不受歡迎的”措施,落實的過程存在難度和阻力。
另一方面,蒙蒂政府還必須推行更加深入的結構性改革措施,移除阻礙意大利經濟發展的障礙,才有可能帶領多年來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的意大利重新獲得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切實穩定投資者信心。然而,深層次改革將會觸及不同集團的既得利益,并且如何保證社會公正,分攤改革成本,平衡各階層不滿情緒,保證相關措施順利出臺和實施,也是“超級馬里奧”亟待考慮的問題。
(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