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21號相繼宣布對伊朗的金融及能源領域實施新的制裁,法國也計劃采取“前所未有”的嚴厲措施,包括凍結伊朗央行資產以及停止買入伊朗石油。伊朗會如何應對西方的新制裁?這些制裁措施又將對伊朗經濟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駐伊朗記者易歆。
主持人:易歆你好,首先請你介紹一下伊朗對西方國家新制裁的反應好嗎?
易歆:伊朗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在22號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西方針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不會對伊朗產生任何影響,只是“宣傳和心理戰”。他表示,“伊朗人民譴責這些制裁措施,它們毫無影響,徒勞無功,不會影響伊朗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經濟往來。” 梅赫曼帕拉斯特還表示,這些制裁只會讓伊朗人民更加團結,更加堅定,伊朗不會因此而中斷自己的核計劃。
伊朗議長拉里賈尼也在當天表示,伊朗將對西方國家予以回擊。他說,“這些制裁將會得到回應,伊朗將重新考慮同這些西方國家的關系,并給予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回擊。”
而22號,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也是平靜得一如既往,商場、銀行等照常運轉,伊朗貨幣里亞爾的匯率當天也未出現大的波動。
主持人:那么新制裁會對伊朗產生怎樣的影響,說否真如伊朗所說的那樣“毫無影響”呢?
易歆:當然,制裁不可能向伊朗政府所說的那樣“毫無影響”,但究竟會對伊朗的經濟、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從去年6月聯合國對伊朗實施第四輪制裁,以及隨后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發起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以來,對伊朗的經濟確實造成了一定影響。殼牌石油、道達爾等西方石油公司的撤離對伊朗石油工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都帶來了困難,一些伊朗公司被制裁也使伊朗的對外貿易受到一定影響等等。新制裁對伊朗的影響首先要取決于執行的力度究竟有多大。這次新制裁針對伊朗的金融系統,對嚴重依賴石油美元外匯收入的伊朗而言,確實是被把握住了命門。
不過,伊朗是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美國的一些官員和學者也都承認,如果對伊朗的金融制裁太緊,將刺激油價上漲,并影響目前本來就很脆弱的全球經濟。實際上,由于擔憂對伊朗的新制裁影響石油供應,22號,國際油價就結束了連續的下跌,四天來首次上揚。西方國家在制裁上也處于一種“輕不得重不得”的尷尬境地,從這個角度講,正如伊朗商業部長卡贊法里在21號所說的那樣,西方制裁伊朗將是一場兩敗俱傷的“雙輸”游戲。
主持人:那么,伊朗對新的制裁是否會有應對的措施?
易歆:目前還不清楚伊朗會有怎樣的應對措施。但是伊朗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一直遭受著西方的制裁,在應對制裁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比如去年6月的安理會第四輪制裁,限制了伊朗的汽油進口,原本西方國家認為這對30%的汽油依賴進口的伊朗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但伊朗一方面臨時將一些石化生產線進行改造,以增加汽油產量,同時將國內油價提高了4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的汽油消費。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伊朗雖然在經濟上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保證了國內的汽油供應和社會穩定。
英美等西方國家本來就不是伊朗石油的大買家,所以停止買入伊朗石油不會對伊朗產生太大的影響。而在金融制裁方面,有分析人士也認為,伊朗最終也會找到辦法保證石油外匯的結算,最多不過是增加一些交易成本而已。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