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1月22日,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侯賽因?哈卡尼正式辭職,巴當局表示將徹查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備忘錄門”事件。分析人士認為,巴總統(tǒng)扎爾達里的命運已經(jīng)與備忘錄的真假拴在一起,一旦政府處理不力后果會很嚴重。
此前,哈卡尼在其微博上發(fā)布消息稱,他已經(jīng)向巴總理吉拉尼遞交了辭呈。巴基斯坦媒體22日表示,哈卡尼的辭呈已經(jīng)得到正式批準。哈卡尼稱,遞交辭呈是為了盡快平息這場風波,但他再三強調(diào)自己并無過錯,與“備忘錄門”事件沒有絲毫關系。
今年10月10日,巴基斯坦裔美國商人曼蘇爾?伊賈茲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fā)表專欄文章,稱在5月2日本?拉登被美軍擊斃數(shù)日之后,他本人得到一名巴基斯坦高級外交官授意,向時任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的邁克?馬倫遞交了一份秘密備忘錄,提出希望美方向巴軍方施壓,防止巴軍方發(fā)動政變,而作為交換條件,巴民選政府愿意在“解除”當前巴軍方領導人職務之后,成立一個新的由美國指定的國家安全機構(gòu),以削弱巴三軍情報局力量,同時還將允許美軍地面部隊進入巴基斯坦,并保證巴核設施的透明性。伊賈茲隨后指稱,這位找他“遞信”的外交官就是巴駐美大使哈卡尼。另外,還有媒體猜測哈卡尼是受命于巴總統(tǒng)扎爾達里。
本月16日,前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證實秘密備忘錄確有其事,“備忘錄門”隨即在巴基斯坦政壇引發(fā)強烈震動。18日,巴基斯坦總統(tǒng)扎爾達里,軍方最高指揮官、陸軍參謀長基亞尼以及三軍情報局局長帕夏舉行了會談,他們在會上表示將徹查此事。20日,哈卡尼返回巴首都伊斯蘭堡,被要求對備忘錄事件作出說明。
自2008年出任巴基斯坦駐美大使以來,哈卡尼與美國政府高層建立了緊密聯(lián)系,他曾經(jīng)多次在緩和巴美兩國政府緊張關系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哈卡尼被視為巴總統(tǒng)扎爾達里的得力助手,但他與巴軍方的關系一直不太融洽。
分析人士認為,哈卡尼辭職一事將進一步削弱巴基斯坦民選政府。目前,巴政府因腐敗丑聞不斷和執(zhí)政不力已經(jīng)備受指責。
巴基斯坦安全分析家伊姆蒂亞茲?古爾稱,巴軍方可能希望政府方面做出更多反應,“只有一個哈卡尼辭職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巴軍方看來,任何卷入備忘錄事件的個人都對軍方持有敵對情緒,同時存在反國家傾向”。
前美國國務院高官瓦利?納斯爾指出,備忘錄事件的關鍵并不是哈卡尼,而是巴總統(tǒng)扎爾達里,“倘若哈卡尼被證實受命于扎爾達里,那么這就意味著巴基斯坦的總統(tǒng)走出國門、尋求外國幫助來壓制本國軍隊,這勢必會嚴重損害扎爾達里與巴軍方的關系,執(zhí)政的人民黨政府也將面臨巨大危機”。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諶融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