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3月6日上午召開的寧夏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寧夏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確保寧夏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到位。
作為全國水資源最為匱乏的省區之一,寧夏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656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3,水資源的短缺問題已成為制約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郭浩介紹說,近年來,寧夏允許耗用黃河水指標遠低于多年平均值,根據《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到2020年寧夏缺水將達13.1億立方米。特別是寧夏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具體體現一是水資源總量嚴重匱乏,并呈減少趨勢。二是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旺盛,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三是水資源開發利用效率不高和水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并存。四是水環境污染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資源性缺水與水質性、工程性缺水并存。
為此,按照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精神,寧夏結合區情,明確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和主要任務,確立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三條紅線”,實施用水總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和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四項制度”。計劃到2015年,寧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4立方米,較2010年將降低30%,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48,重要一級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0%以上。
要使長期目標得以實現,必須確保近期目標的實現。2012年,寧夏計劃全區取水總量不超過水利部下達的調度指標;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4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80立方米以下;重要一級河湖水功能區水質和水環境得到改善。到2015年,全區重要一級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0%以上。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