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7日出席在韓國首爾舉行的第二屆核安全峰會,并發表題為《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講話。
在講話中,胡錦濤主席全面回顧了自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以來中國在五個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中國高度重視國家核安全建設,對全國核設施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建立全方位培訓計劃和多元化培訓模式。
中國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已經批準修訂后的《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和《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嚴格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規定的義務。
中國廣泛開展核安全國際合作,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了核安全合作協議,在華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的工作進展順利,建成了海關輻射探測培訓中心。
中國確保大型公眾活動核安全,確保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多項重大國際活動的核安全。
中國積極對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為亞太地區10多個國家近百人提供培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基金捐款,用于支持中國和亞洲地區其他國家核安全能力建設。
胡錦濤表示,今后,中國將加強核安全措施,提高整體核安全水平,努力把中國的核安全示范中心建成地區中心,全面深化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積極幫助有需要的國家進行高濃鈾研究堆改造,并將同各國分享中國在大型國際活動核安全方面積累的經驗。
就新形勢下增進核安全,胡錦濤提出以下四點主張——
第一,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強核能發展信心。正視核能安全風險,增強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動核能源安全、可持續發展。
第二,強化核安全能力建設,承擔核安全國家責任。建立健全核安全法律和監管體系,強化核應急隊伍建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員培訓。
第三,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推進核安全國際法律文書的普遍性,推廣核安全標準和規范,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核安全技術水平。
第四,標本兼顧、綜合治理,消除核擴散及核恐怖主義根源。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熱點問題和國際爭端,為加強核安全營造有利國際環境。
包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等58個國家的領導人、代表、以及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出席26-27日于首爾舉行的核安全峰會。
作為華盛頓峰會的后續會議,首爾峰會將發表首爾公報,重申各國領導人的核安全承諾,并就加強核安全、深化國際合作提出具體措施。
(中國日報記者 吳姣 首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