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成功獲得連任之后,本周三他將關注重點轉向了如何在第二個任期內與國會合作,同時也在為預計中的很多高層政府官員離任做準備。
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連任,揭示出美國社會的人口構成發生了結構性變化,這種變化正在重構美國的政治版圖。
周三﹐大量中國網民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關注美國大選并發表評論﹐許多人將美國大選與本周開始的中國政府的領導層換屆進行對比。
美國總統奧巴馬成功連任讓亞洲國家領導人更加確定,華盛頓將繼續推進其加快將軍事和外交重心朝亞洲轉移的戰略。有中國專家表示,奧巴馬連任可能有利于中美關系。
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連任之后,將很快面臨怎樣重塑美國最重要對外關系的挑戰,因為選戰曾將中國列為中心議題,而眼下北京也正在進行領導層更替。
11月7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晚勝選后在芝加哥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感謝了支持者,稱贊了競爭對手和競選伙伴,并表示要帶領美國人民共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網絡民調顯示絕大多數中國人希望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但有學者說中國其實更喜歡羅姆尼當美國總統,因為共和黨人更看重經濟發展,更看重對外貿易,更看重效率和資本主義。
為了問鼎總統寶座,羅姆尼精心籌備了整整六年,卻怎奈最后功虧一簣。而就在選舉結果揭曉前,他還表示,自己只準備了一份演講稿,他的勝者之言。但他沒有料到自己終歸無緣發表獲勝感言。
在自己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美國總統奧巴馬所面臨的美國經濟雖然有了一星半點久已缺失的活力,但依然會受到財政和監管前景的不明朗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減緩的阻礙。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周二獲得連任,他將面臨的一項考驗是:在一個由兩黨分別掌控部分機構的政治體系,他是否能夠實現富有成果的連任。
11月6日的美國大選,并不是一出政治戲的大結局,而是一個新征程的開始。奧巴馬的勝利得力于民主黨在社會問題上的開放立場,但在經濟問題上他仍要用實際行動說服美國民眾。
10月25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周一的辯論中將中國稱為“對手”﹐而過去美國在提到中國時一直避免使用這一詞匯。不過中國似乎對此不以為然﹐官媒對這一言論做了淡化處理。
10月24日
在美國大選還有兩周就要舉行之際,羅姆尼與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不相上下,兩人激烈爭奪的搖擺州可能正從九個增加至12個。這兩人正抓住最后的時間以期在關鍵州鎖定勝局。
雖然奧巴馬和羅姆尼在競選期間均誓言對中國采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但美中關系的現實決定了,美國大選不會破壞美中經貿關系。
奧巴馬和羅姆尼在側重外交政策的第三場辯論中一次都沒有提到印度,這或許說明印度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沒那么重要,不過也有其他原因。
10月23日
據第三場、也是最后一場總統辯論后CNN和CBS News立即發布的民調顯示,現任總統奧巴馬在這場辯論中戰勝了對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
美國總統大選最后一場總統辯論周一舉行,羅姆尼呼吁美國在國際社會事務中扮演更強硬的角色,而奧巴馬則稱羅姆尼在中東政策問題上的領導方式不但錯誤而且不計后果。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與現任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相比四年前是否增強的問題上存在分歧。這場圍繞外交政策的辯論還包括了有關國內政策的討論。
在最后一場總統辯論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對“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命運表示懷疑,但在奧巴馬對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襲身亡一事的應對上,沒有向奧巴馬發起直接挑戰。
在第三輪辯論中,奧巴馬和羅姆尼將闡述他們在一些重要國際問題上的立場。本文對比了兩人的對外政策立場。
在美東時間晚9點開始的第三輪辯論中,勝負不分的奧巴馬和羅姆尼還有最后一次機會直接地挑戰對方、詳述彼此間的分歧。
一項新的民調顯示,羅姆尼增強了自己作為最有能力提振經濟的總統候選人的形像,在可能選民中與奧巴馬形成了平局的態勢。
10月18日
奧巴馬和羅姆尼似乎認為抨擊中國給自己帶來的政治效益要大過激怒中國的代價﹐但辯論結束數小時后﹐中國政府就迅速做出憤怒回應。
10月17日
周二﹐在美國大選第二場總統辯論中﹐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表示﹐他對上個月在利比亞被害的四名美國人的安全負有最終的責任。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周二晚間的辯論中反復指責中國﹐在距總統大選只有三周之際將矛頭直指中美之間敏感的經濟和外交問題。
羅姆尼和奧巴馬周二夜間展開的這場辯論,無疑是有史以來美國總統競選中最活躍、最不拘小節的一場。這場辯論消除了人們腦海中奧巴馬已被羅姆尼逼得疲憊不堪的印象。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第二場辯論結束后不久﹐由CBS News和CNN發布的兩個民調顯示﹐奧巴馬以微弱優勢贏得了這場辯論。
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場辯論會上﹐奧巴馬抨擊羅姆尼的經濟政策偏向富人﹐希望借此重振自己的選情。而羅姆尼則羅列了過去四年奧巴馬主政期間的種種失敗之處。
在周二晚間進行的第二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經濟、稅收和能源問題上展開了激辯。
周二晚間進行的第二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經濟問題上對羅姆尼進行了猛烈抨擊,而羅姆尼則在能源問題上向奧巴馬發起挑戰。
10月16日
在將于周二進行的辯論中,羅姆尼將努力贏得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而奧巴馬將會努力強調羅姆尼的保守性,并說他隱瞞了自己真實的觀點。
10月15日
羅姆尼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得更加強硬。他批評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政府匯率報告的發布時間推遲到大選之后,而不是抓住機會將中國定性為匯率操縱國。
10月12日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副總統候選人周四的辯論言辭激烈,萊恩嚴厲批評奧巴馬政府對利比亞暴力事件以及伊朗核野心的應對方式,而拜登也對共和黨的政策發起了攻擊。
10月10日
隨著新的民調顯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選情有所提升,他開始訪問搖擺州中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支持奧巴馬的縣,并敦促奧巴馬的支持者轉變立場。
10月9日
高盛集團員工在美國上次大選時曾是奧巴馬最主要的競選捐資來源,而此次大選他們則成了羅姆尼最主要的資金來源。許多高盛的高管說他們反感奧巴馬的民粹主義言論。
皮尤研究中心新近一項民調顯示,憑借自己在競選辯論中的優秀表現,羅姆尼一舉扭轉了在民調中的劣勢,目前反而以四個百分點的優勢領先于奧巴馬。
10月5日
曾任前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幕僚的達利(Brendan Daly)說,我認為羅姆尼的辯論風格確實更好,奧巴馬顯得單調……就辯論要點而言,羅姆尼做得很好,但他目前的民意支持率落后,我不知道這是否足以縮小差距。
10月4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首場大選辯論會周三舉行,雙方在減稅方案等問題上展開了辯論。即時民調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羅姆尼贏得了這場辯論。
10月3日
《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新近一項全國性民意調查顯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民意支持度以49%比46%的微弱優勢領先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但領先幅度較前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