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會見出席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代表,并回答了代表們的提問。(攝影:中國日報 鄒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大連會見出席達沃斯年會的企業家代表并回答企業家提問。在回答有關整治環境污染的問題時,李克強表示,中國必須“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同時,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服務業。
日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董事會主席小島順彥提問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而且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整治環境污染。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已經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似乎看來中國很難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國政府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治理環境問題?”
對此,李克強回答說:“中國30多年的改革發展,可以說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工業化走過的路。所以,環境問題在短時間內集中地在中國反映出來,這是一個特殊的現象。如果我們要總結一些發達國家走過的歷史,確實可以用‘先污染后治理’來形容。中國現在凸顯的一些污染問題也確實和粗放的發展方式有關。我想說的是,中國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為我們過去的綠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來美麗的環境是子孫后代應當享受的,當代人要有責任感。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基本國情,除了人口多,還有就是環境承載能力脆弱,我們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20%左右的人口。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都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們沒有能力去繼續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實現現代化是中國13億人的共同意志和強烈愿望,不可逆轉。但是,我們必須‘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所以,中國政府要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理念,要鐵腕出擊來整治污染,努力不再欠‘新賬’,并且要多還‘老賬’。我們要從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大氣、水、土壤污染入手,加大整治的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在座的許多朋友可能經歷過今年年初中國北京發生的霧霾。我們經過認真研究,決定要打一場攻堅戰。今后一段時間內,要在京津冀魯地區減少8000萬噸煤的消耗,因為它是污染源之一。我這里只是舉個例子。”
李克強還表示:“同時,我們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在中國是一個大市場,它既可以改善環境的質量,又可以為各國企業家在中國創新發展提供巨大的商機。我相信,在座的諸多企業家所擁有的技術很多都是節能環保的,在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我們愿意和你們開展技術合作,也愿意購買在中國市場有競爭力的節能環保產品。當然,我們更希望這些產品能夠適合當地的需求,當地化生產可能是一條捷徑。這完全取決于企業的自愿。我們會更加努力地保護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我也希望在座的企業、國外的企業在向中國中西部投資的時候,要注意保護那里脆弱的生態環境,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我們要在全社會倡導節約、綠色、低碳發展。走一條新路需要有新的理念,要有新的生產方式,也要有新的生活方式。”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