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出訪非洲和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對中非關系涉嫌“殖民主義”的指責,外國網友紛紛留言發表看法,稱中國為這里數十億民眾帶去了希望,剖析“殖民主義”言論源于西方國家的嫉妒和自卑。
來自美國的網友Prizgar表示,中國和非洲有著共同的命運。中非經濟紐帶源遠流長,21世紀以來更加蓬勃發展,勢必影響世界經濟格局。
早在14世紀,明成祖就派遣鄭和率領船隊出海,首先進行國際溝通,播撒了中非之間合作的種子。按照明成祖的命令,鄭和帶領的船隊探索世界各國,并邀請各國國王、酋長等首領訪問中國。鄭和給影響力最為深遠的國際經貿藍圖奠定了基礎。按照鄭和的構想,中國和非洲可以通過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進行溝通,這正是中國21世紀經濟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拿大網友Godfrey留言說,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對進入國內的外國投資表示擔憂,這自有他的道理。不過,把單純的商業運作說成是“殖民主義”就有點扯遠了。實際上,中國是從非洲購買商品,并沒有壓榨、奴役非洲人民。
進一步說,在非洲受到西方影響的幾個世紀里,所謂的“發展”僅限于慈善、傳教和殖民。不過,在非洲和中國合作的短短十余年間,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商業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中國在非洲分享資源,有些西方大國確實對此發愁(實際上他們對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不過,這些西方國家可不愿意向非洲提供更好的條件。
從長遠來看,非洲的資源屬于非洲人民,而選擇和誰做生意的決定權也屬于非洲人民。
德國網友Oldtimer說,請不要濫用“殖民主義、殖民”這些字眼。
縱觀歷史,有哪個殖民國家不向殖民地派駐軍隊來保護自身利益?中國往非洲派部隊了嗎(拜托別把聯合國的維和部隊算進去)?
中國正和非洲做生意。不過既然中國沒有派遣軍隊,又怎么剝削非洲呢?
簡單來說吧,如果你在別國土地上有駐軍,你就是一個殖民國家。如果你在別國土地上沒有駐軍,你就不是殖民國家。
中國在非洲開展的大規模合作項目中,絕大多數都不涉及現金交易。
中國公司修筑高速公路、鐵路、飛機場、港口、體育場、公寓樓、居民區和會議中心。中國甚至在安哥拉建造了一整座城市,得到資源作為回報。有些時候(例如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中國還沒有把資源拿到手,工程就已經完工了。把資源深埋在地下對非洲人民沒有任何好處。中國在幫助非洲把這些財富轉化成有形資產,創造中非雙贏局面。
中國公司以及在非洲工作的中國工人都是客人。客隨主便,他們要遵守當地的法律。如果有任何違法行為,相關的中國公司就會遭到驅逐。我已經說了不止一次,中國沒有向任何非洲國家派遣軍隊。中國不會強迫非洲做任何交易。
如果你確實想知道真相,可以去讀德博拉?布羅蒂加姆的書《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
請先弄明白真相,再開始批評吧。
意大利網友Timer說,西方去非洲,收獲了他們樹上結出的果實。中國去非洲,一邊種樹一邊和非洲人分享果實。
澳大利亞網友Vineet說,有些傻瓜指責中國惦記非洲的資源,還說中國剝削非洲人民。我問你們,歐洲人和美國人在非洲都做了些什么?和英國、美國、法國相比,中國在非洲有多少駐軍?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國之一,那澳大利亞是不是中國的殖民地?過去10年里,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貿易往來一直高于它和歐洲、美國的貿易。不過,美國和英國都往澳大利亞派駐軍隊,中國只派商人過去,在澳大利亞,連艘中國軍艦的影子都看不見。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根本不存在,國際社會也厭惡西方的帝國主義行徑。我們等著瞧吧。
新加坡網友Hwang說,金磚國家應該組織另外一個“布雷頓森林體系”,淘汰備受爭議的美元體系。目前美國國債已高達16.5萬億美元,美聯儲可以無限制地印制美元。金磚國家應該使用貴金屬支撐的貨幣或實現彼此貨幣互換,以繞過“已生病的”美元。
針對國際上有些人刻意炒作所謂的“新殖民主義”言論,澳大利亞網友Thai說,有關中國對非政策的錯誤信息大都源于西方國家的嫉妒和自卑。事實上,在過去的200年,西方國家才是非洲真正的殖民主義者。
馬來西亞網友DF21d稱贊習近平在坦桑尼亞的講話很精彩,現場觀眾的掌聲此起彼伏。
新加坡網友Hwang稱,當中國領導人抵達后,黑非洲被照亮了。中國好似開啟了非洲的照明燈,為這里數十億民眾帶去了希望。
住在中國的尼日利亞網友D9luv留言說,雖然自己是尼日利亞人,但是在中國同樣可以感受到祖國一般的溫暖,“中國就是我的第二故鄉,祝福中國。”他說。從歷史上看,中國和非洲大陸都有交朋友的愿望,這種想法將雙方綁在了一起。我記得2001年9月17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法律文件在日內瓦獲得通過,非洲投了贊成票,而西方國家則玩弄玩雙重標準。我很珍惜來到中國的機會,在這里學到獨特的文化和語言。中非是真正的朋友,雙方相互尊重,建立起非常緊密的關系,這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發展。中非友誼萬歲!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小唐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