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第八屆北京—東京論壇在日本東京開幕,數百名中日來賓出席。以下是天津市副市長任學鋒在經濟分論壇的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第八屆北京—東京論壇”,與大家共同探討“中日地方合作與可持續發展”。首先,我謹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代表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先生,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天津與日本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長期以來,雙方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諸多領域的交往非常密切,呈現交流多、范圍廣、層次高的特點。特別是在節能環保、低碳經濟和循環社會建設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圍繞本次論壇的主題,我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加強中日地方合作,有利于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的情況下,加強中日地方政府合作,不僅有利于亞洲經濟振興,而且有利于世界經濟發展。在剛剛結束的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發表的《中日韓關于提升全方位合作伙伴關系宣言》明確指出,“三國進一步提升合作水平有利于促進三國經濟穩定增長,加速東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為東亞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
目前,中日地方政府間的橫向聯系日益增強、合作形式逐漸多樣。多年來,天津通過友城交往、高層互訪、項目合作、企業交流、人才培訓等多種渠道,不斷深化與日本地方政府的交流與合作,效果非常明顯。1973年,天津市與日本神戶市締結了中國首對國際友好城市,開創了我國國際友好城市的先河。之后,相繼與四日市市、千葉市、函館市等締結了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與合作關系。作為大阪商務伙伴城市圈成員城市,與大阪市等亞太地區城市積極開展了經濟交流活動。1994年成為環黃海中日韓三國十城市區域交流與合作成員(東亞經濟交流推進機構前身),拓展了天津對外開放的空間。截至目前,日本在津投資項目達到2090個,合同外資額80.35億美元;天津在日投資企業45家,投資總額3422.51萬美元。2011年,天津與日本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3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出口貿易總額40.1億美元,增長20.5%;進口貿易總額99億美元,增長9.5%。豐田、松下、日立等知名企業都在天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事實證明,加強中日地方合作,對于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