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練中的臺軍士兵
環球在線消息:歷時一年修訂、備受外界關注的臺灣第一份“國家安全報告”5月20日正式通過互聯網對外發布。報告內容以“大陸威脅”為主軸,著重描寫了臺灣在“國防”、“外交”、兩岸、非傳統威脅等方面所遭遇到的“國安危機”。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極具挑釁性的報告將給兩岸關系帶來新的考驗,但同時不可能改變兩岸間的根本態勢。
·報告修改了很多次
分析人士指出,該報告自去年5月即開始研擬,原定去年夏天公布,但一再延遲發布,這其中有陳水扁自己的目的。據臺高層透露,報告多次修改,僅結構修正就達10次以上。而最大的一次修改在今年1月,“幾乎重頭再寫了一次”。這表明,面對島內變化了的局勢特別是去年以來偏向“藍營”的政治趨勢,被強調應當成為“全民共識”及未來“政府”施政方向的“國安報告”實際上已經成為陳水扁牽制島內政治力量的工具,并使陳水扁的政治理念延伸為下任“政府”的政策思路,從而使自己成為凌駕于“政府”之上的“太上皇”。
此外,陳水扁此時公布報告也有打破“憲改僵局”的考慮。按陳水扁的計劃,“第二階段憲改”最遲應在今年6月通過“立法院”審定,年底進行全民表決。但面對來自泛藍的阻力和民眾的冷淡態度,陳水扁已意識到這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該報告圍繞推動“憲改”做足了文章,事實上是想借此化解阻力,為“修憲”鋪路。
·“大陸威脅”是主軸
據透露,報告分為5章22小節,從臺灣所處的安全環境入手,列出了臺灣面臨的傳統和非傳統威脅,進而提出了臺灣將采取的安全策略。
報告以大量篇幅描繪了大陸對臺的各種“威脅”。報告顯示,大陸通過“軍事威脅”、“經濟統戰”、“三戰攻勢”對臺“主權獨立、民主確保與軍事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報告從“解放軍戰力快速成長、國防預算持續攀升、能源爭奪引發國際緊張、導彈的遠距離精準打擊、新戰爭模式及特戰斬首、敏感科技的竊取”等9方面詳細描述了大陸對臺軍事威脅,除此以外,報告還列出了來自大陸的“外交封鎖、強化資訊、經濟吸附、三戰攻勢”等多方面的威脅。有媒體形容,這幾乎就是一部“大陸威脅論百科全書”。
·要推動“務實臺獨”
對于“國安報告”中有關“臺灣國家認同”的論述,有專家指出,這表明陳水扁處心積慮推動的“務實臺獨”進入了重要的新階段。去年陳水扁拋出了“中華民國四階段論”,構建了“中華民國是臺灣”的“務實臺獨”理論架構。報告中陳水扁以“大陸威脅”為幌子,明確提出建立“國家認同”的方向,強行將各界對“務實臺獨”的不滿和抗爭進行整合,把“務實臺獨”以法律的形式強加給臺灣民眾。此外,“國安報告”還公然提出“臺灣的國土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這實際上是將陳水扁平時不敢提、美國不許提的“國土界定”公文化,為陳水扁下階段的“新憲”埋下伏筆。
·各界紛紛關注
這份所謂的“國安報告”一經公布,立即在島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表示,報告通篇搞“臺獨”只會讓“大陸緊張、美國不快”。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干事長李鴻鈞強調,這份“國安報告”從公布前就爭議不斷,甚至有“凌駕于立法權”的態勢,其可信度令人質疑。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陳水扁在聲望低迷之際推出這份極具爭議的報告,恐怕不是明智之舉。只有“臺聯黨”完全同意與支持“國安報告”中提出的"國家認同"議題。
而對于臺灣首份“國安報告”,美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表示,“我們歡迎此報告的出版”。報告延后幾次才發布,表明臺方“謹慎行事”,“美國與臺灣之間一直針對‘國安’的問題有非;钴S的對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表示,美國不對這份報告采取任何立場,但他強調美國鼓勵臺灣增加“國防”支出,特別是在強化軍力及維持支撐力量方面。同時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灣獨立及反對臺海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立場。日本《經濟新聞》也發表評論,稱臺當局首次推出的“國家安全報告”,表明臺灣在向國際社會宣揚其“民主體制”的同時更加強了對大陸的“戒備”。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稱,陳水扁的首份“國安”報告內容“讓人大失所望”,連“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都坦言,我都不想看,你們(指媒體)要(索。┻@干嗎?島內其他媒體則認為,陳水扁強調“行政院”必須以“國安報告”做政策指導綱領,不僅違反“憲政”的基本精神,凌駕于“行政院”之上,嚴重侵犯“立法院”的職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陳水扁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之間的“微妙關系”,使臺灣“總統府”與“行政院”的矛盾公開化、激烈化。(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