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6年8月9日報道,據臺灣有關人士透露,臺灣已完成“雄風”-III型(HF-III)反艦導彈的研發,準備于9月正式對外公布。
“雄風”-III是“雄風”-II的超音速型,由臺灣中山科學院研制,將裝備到“成功”級和“康定”級護衛艦上。據中文媒體報道,導彈射程超過600千米。臺灣國防工業界有關人士表示,導彈射程超過300千米,遠遠超過“雄風”-II(只有80千米),這將把中國海軍的一些地面目標納入射程范圍。
臺灣北部蘇澳海軍基地的“成功”級護衛艦(PFG-1101)安裝了4個“雄風”-III導彈發射箱,每個艦舷兩邊各有2個“雄風”-II導彈發射箱。“成功”級護衛艦通常攜帶8枚“雄風”-II導彈。據臺海軍人士透露,該護衛艦已經過改裝,原計劃裝備“雄風”-III導彈參加正式揭幕儀式,但由于7月底的臺風而被迫推遲。
臺灣“國防部”表示,臺灣計劃2006年生產120枚“雄風”-III導彈。臺灣當地媒體暗示,“雄風”-III導彈可以作為一種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基礎,能夠攻擊大陸的目標。但臺灣“國防部”堅決予以否認,稱“雄風”-III計劃嚴格限于開發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來源:船舶工業科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