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一直保持神秘色彩的“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近日在基隆港軍用碼頭出現,并已經裝配在“成功”級軍艦上。長期以來,“雄風3”的性能被臺灣方面描述得極高,并被賦予了先制、反制大陸的核心利器角色?!靶埏L3”如果真的正式裝配,表明其研究已經接近尾聲,即將投入實戰,其意義自不待言。
“雄風3”一直在研發中,性能參數大多由媒體間接披露,而俄制“日炙”(SS-N-22)導彈則早已定型生產并出口到中國,性能參數的可信性較高??梢哉f,二者的比較是預期估測指標與實際指標的比較。從公開資料看,二者都具備超音速對艦攻擊能力,都采用整體沖壓發動機,可以把導彈加速到2倍以上音速,使受攻擊的艦只防御反應時間縮到極短、甚至來不及作出反應,而且兩種導彈都具備80%以上的命中精度。
“雄風3”預期性能在兩方面優于“日炙”:一是按臺灣媒體的報道,“雄風3”經過增程改進后最大射程可達到180到200公里,比“日炙”通常的120公里射程略遠;二是“雄風3”由于研發較晚,在制導技術與彈體材料上有所改進,可能對艦載雷達的依賴更小,身體更輕。
而“日炙”優于“雄風3”的方面主要有三:首先,“日炙”身大力沉,它發射重量4噸左右,戰斗部是300公斤的高爆彈頭,單發破壞毀傷能力高于“雄風3”;其次,“日炙”具有末段高速S形規避、數次機動、貼近海面飛行攻擊的性能,使敵方艦只防空系統極難捕捉,而“雄風3”迄今公開的機動方式是在20至200米之間預定折點飛行,在末段可能會采取拉高俯沖攻擊,其突防能力比“日炙”要差。
綜合上述對比可以看出兩種導彈有不同的作戰目標,“日炙”具備打擊海上大型艦只威力,是公認的“航母克星”;而“雄風3”則可打擊中、小目標,臺灣方面直言不諱地認為它可以反制大陸的“現代”級軍艦。但就目前情況看,如果“現代”級軍艦與“日炙”組合,迎戰臺灣的“成功”級軍艦與“雄風3”組合,全面考慮作戰系統整體融合程度、艦只防空能力、導彈突防能力及首發命中后的毀傷能力,“成功”級還難言勝算。
此次媒體報道“雄風3”上艦源于軍事發燒友的目擊和實拍,媒體報道后臺灣軍方給予了不置可否的答復。從同類武器研發經驗與“雄風3”的試驗進程看,“雄風3”也不大可能現在就定型生產、批量服役。相關人士推測“雄風3”在“成功”級軍艦上出現,很有可能是在進行系統兼容性試驗和匹配改進。要想具備實戰能力,“雄風3”必須與軍艦雷達、電子系統實現良好的對接,并適應海上航行條件和作戰對抗環境,然后又要針對臺灣幾種軍艦進行標準化改進,經過多次調試后定型生產。如果再考慮到官兵武器掌握與臨戰反應等適應性訓練,“雄風3”距離實戰就更加遙遠了。(來源: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