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據臺媒報道,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公布新版2006年防務報告書,首次公開該部門在臺軍“參謀本部”下設立的“飛彈指揮部”,將建立“特種飛彈”作戰力量。據稱,自該部門公布防務報告書以來,“特種飛彈”是首次出現在臺軍方語匯里。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當局“國防部長”李杰對于“特種飛彈”一詞指涉的是否為地對地導彈或巡航導彈,未否認也未承認。李杰說,希望外界不要強調這件事,因為每次臺軍方研發導彈的事情被公開提起,就會引起國際壓力,國際上對臺灣的壓力“讓他非常不高興”。
報道還援引臺軍方公開的數據顯示,“飛彈指揮部”地位相當重要,直屬臺軍“參謀本部”指揮。“飛彈指揮部”任務所轄范圍從原先的臺、澎、金、馬,今年新增東引群島,意義相當特殊。東引群島早已進駐對空的“天弓”導彈、對海的“雄風二”型導彈多年,是極機密的陣地,連臺“立法院長”王金平到當地考察,臺軍方都不開放。
報道說,臺當局“國防部”表示,“飛彈指揮部”原下屬的防空導彈將移編臺空軍防炮部隊,“雄鋒大隊”(“雄風二”型導彈陸射型)改隸臺海軍,另將持續建置“特種飛彈”作戰力量。臺軍方宣稱的“特種飛彈”將建立一個大隊下轄三個中隊的兵力,至于所使用導彈的型號與性能,臺軍方都沒有透露。
臺灣聯合新聞網指出,臺當局“國防部”使用“特種飛彈”一詞,是用來掩飾臺“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已有一段時間的兩種導彈,包括射程約1000公里的中程地對地導彈與射程約600公里的巡航導彈。據稱,美國對臺軍發展這類導彈持保留態度。(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