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毋庸置疑,美國當今是稱霸世界唯一超級軍事大國。雖然如此,由于美國胃口過大,仍然感到力不從心。
近年來,五角大樓一直在調整它的全球軍事戰略,努力說服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其合作,分擔其軍事負擔,以便使美軍能同時應付包括伊斯蘭極端主義等多種威脅。這就是美國為何要擴大北約合作伙伴的真正原因。北約原本是冷戰時代的產物。針對華約和蘇聯的軍事集團北約在冷戰結束后,失去了戰略目標,本應該解散。但是,在“9.11”事件后,北約找到了反恐這個新目標,同時也找到了它存在和擴大的理由。但是,人們質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真的只是為了反恐?是否還有遏制俄羅斯和中國的用心?日本和新加坡媒體近日對此進行了分析。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8日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8日開幕的領導人會議將確定,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作為新的“合作伙伴”,目的是考慮在歐美地區之外開展工作,推動與亞洲地區的合作和情報交換工作。
與日韓澳擴大合作的建議,將由美國總統布什在于拉脫維亞舉行的北約領導人會議上提出。北約一直在摸索東西冷戰結束后能發揮何種新作用,美英等國希望北約在世界性的安全問題上發揮作用。北約以往曾把中東國家定位成合作伙伴,現在其合作伙伴也將擴展到共享民主主義價值觀的亞太地區國家。
在歐亞大陸,由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組成的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在探索安全合作問題,北約希望通過與日澳韓等國的合作,能夠監視這一動向。
除把日韓澳作為合作伙伴外,北約還有意拉新西蘭入伙,此外還計劃擴大與歐洲的中立國瑞士及瑞典的合作。
對于日本,北約主要希望在對受災和沖突地區的重建方面建立合作關系,并通過有關東亞局勢的政治對話和對部隊的共同訓練來強化合作。另外,將來相互利用裝備等問題也會納入討論內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5月訪問了位于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表示將強化合作關系。
北約希望超越北大西洋,完善能在地區以外靈活作戰的體制。不過,法國等部分北約成員國主張把北約的任務范圍限定在北大西洋的安全方面,成員國之間的協調有可能進展不順。
另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23日報道,美國試圖邀請關鍵亞洲盟友成為北約伙伴。
下周美國總統布什參加北約峰會時將帶著一項計劃,即把美國在亞洲的關鍵盟友拉入北約,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均受邀參加北約里加峰會,以便能參與北約的“合作伙伴計劃”。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美國為遏制俄羅斯和中國而采取的部分戰略。
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三國受邀成為北約伙伴,但它們不會成為北約的成員。
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尼古拉斯·伯恩斯昨天對記者說:“我們尋求和日澳韓三國建立伙伴關系,這樣從軍事角度來說,我們就能更集中地訓練人員,發展更密切的關系。”
伯恩斯表示:“我們與歐洲國家的議事日程現在成了全球議事日程,往往趨向于討論世界其它地區的事務,譬如說作為伙伴,我們能在中東、南亞、東亞、非洲和拉美地區做什么。”
創建北約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戰后的西歐免遭蘇聯侵襲,如今北約顯然在擴大它的地盤和行動范圍。近幾年來北約四處出擊,在阿富汗承擔維和任務,為伊拉克訓練安全部隊,向非洲聯盟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活動提供后勤支持。此外,北約還在印尼海嘯救助中伸出援手,向美國“卡特里娜”颶風受害者及巴基斯坦地震災民運送救災物資。
由于駐伊美軍人數緊張,歐洲國家又不愿參與遠離本土的海外軍事行動,因此一直以來華盛頓對北約擴張特別積極。在美國的鼓動下,北約正逐漸加深與大西洋彼岸一些國家的關系。例如,在駐阿富汗的兩萬聯軍中,澳大利亞是最大的非北約貢獻國。
以色列和六個阿拉伯國家也是北約組織的合作伙伴。
分析人士認為,北約與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還有歐洲的瑞典等國——— 成伙伴關系是締造“全球北約聯盟”努力的一部分。
堪培拉國立澳大利亞大學的國際關系專家威廉·托指出,此舉旨在為北約的指揮結構建立未來盟友,以低調、直接的方式提高合作效率。
近幾年來,五角大樓一直在調整它的全球軍事戰略,以便使美軍能同時應付包括伊斯蘭極端主義和中國崛起等多種威脅。此外,五角大樓還迫使華盛頓在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建立新的軍事基地,作為對東北亞傳統基地的一種支持。(來源:新華網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