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韓軍收集朝鮮的情報探測裝備只能收集到一些‘垃圾情報’!表n國《東亞日報》26日這樣評價韓軍的情報收集能力。韓國軍事專家擔心2012年韓美聯合司令部解體后,韓國的對朝情報收集工作將出現長時間的“斷層”。
·巨資構建對朝情報收集系統
長期以來,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使韓國對朝鮮的一舉一動都充滿警惕。專家介紹,韓國對朝情報主要包括人力情報、影像情報和信號情報三方面。其中影像情報和信號情報主要依靠代號為“金剛-白頭”的項目來收集!敖饎-白頭”項目使用的情報收集裝置搭載在“霍克”800XP飛機上。按照計劃,韓軍打算通過“白頭”偵察機獲取從軍事分界線至朝鮮腹地白頭山范圍內的電波信號,通過“金剛”偵察機獲取軍事分界線至朝鮮金剛山范圍內的影像情報。
這兩個項目耗費高昂,除了引進各種電子設備和飛機花費約4.5億美元外,韓軍在隨后5年也投入了巨額維護費用。僅在2002年,韓軍在投入了6800萬美元的零件修理費用后,還追加了7000萬美元的維修倉庫設備費用。韓軍估計未來還要為改善其性能繼續花費數億美元的費用。
·兩大項目問題多
然而巨額的資金投入卻并未帶來韓軍渴求的情報收集和偵察能力。不但其偵察范圍遠遠達不到計劃的要求,而且這些設備本身也問題不斷!稏|亞日報》的報道稱,韓軍原計劃在“金剛”項目完成后具備識別出足球大。30厘米)物體的能力,但金剛偵察機實際上只能識別出5米以上的物體。即使是5米大小的物體,也很難準確判斷它到底為何物。專家經過檢查后判定,這主要是因為搭載探測裝備的飛機不合適造成的。“金剛”項目所用的探測裝備應搭載在高空高速偵察機上,但是目前韓軍采用的“霍克”800XP是卻是低空低速飛機。由于它飛行高度較低,攝影范圍較小,只能在軍事分界線附近進行情報偵察和收集。
而“白頭”項目的問題更嚴重。早在1988年韓軍特別評估團就指出,“白頭”探測裝備的性能沒能滿足軍方提出的23項要求中的12項,但是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未得到改善。這使得從偵察機向作戰部隊發送的數據隨時可能中斷,方向探測精確度也很低,因此很難準確判斷信號來源。此外,當初計劃由4架偵察機實施24小時全天候偵察,但現在每天只能出動1架偵察機進行4小時的偵察。
·情報搜集仍靠美軍
目前韓國軍隊戰略情報的100%、戰術情報的70%來自駐韓美軍,對朝信號情報和影像情報的對美依賴度也超過了90%。韓軍在朝鮮核動向和大規模兵力動向等大部分情報上仍依靠駐韓美軍。如果美國有選擇或者不愿意向韓國提供有關朝鮮的絕密情報,韓軍對朝情報將面臨嚴重困難。原本韓軍計劃通過“金剛-白頭”項目讓韓軍具備40%的對朝信號和影像情報收集能力。然而隨著這次揭露出的眾多嚴重問題,韓國的軍事專家不得不擔心駐韓美軍逐步撤出后,未來很長時間內韓軍的對朝情報收集都將存在漏洞。(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