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殲十戰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12月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在頭條位置重點刊發了一篇有關中航工業和中國軍機出口的文章。文章的標題是“中國航空制造商在推動出口方面開誠布公”,文章提到,中航技兩位高官對簡氏表示,中國軍機出口有三大優勢,面對各國空軍用戶的規模不同,為其量身定做,提供“一攬子”系統的多功能解決方案。
文章首先說,一個月之前,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CATIC)及其工業合作伙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在展現他們產品的數據方面表現出非凡的開放度。
簡氏文章說,中方官員在詳細談論這兩個方面的意愿與11月11日的解放軍空軍60周年慶典相一致。
文章接著提到,中國軍用航空產業在研發一系列產品方面一直在穩步發展,這些產品線使其能夠在世界市場上競爭。新近研發的平臺,比如成飛的殲-10戰斗機和FC-1/JF-17“梟龍”戰斗機,以及洪都航空的L-15高級噴氣式教練機等等,正在持續推進;還有其他飛機的升級版本,比如沈飛的殲-11/殲-11B/BS和殲-8型戰斗機,以及西飛的殲轟-7A“飛豹”戰斗轟炸機。同時,中國航空工業在軍機的武器系統、雷達和傳感器、航空電子設備和最先進的“玻璃”化座艙等配置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國產殲十一戰機
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志平和公司副總裁之一曾文,最近與簡氏深入談論了他們的未來計劃。總體上,他們傳達的信息就是,如今,在拓寬他們產品的機會窗口方面,這些中國的飛機制造商已有能力進行資本化(運營)。這兩位中航技的高級官員表示:“我們的產品具備多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我們已經具備了出口K-8型教練機的經驗,如今,我們將L-15高教機推向市場,我們能夠提供全維度的飛行員訓練系統,無論是高級教練還是戰斗入門訓練。第二,我們幾乎總是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種富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產品不是面向諸如美國空軍、英國皇家空軍或者是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等客戶,上述這些客戶可以花費大量資金。我們面向的客戶群,我們的競爭者甚至都沒有考慮,因為我們的這些客戶需要以較低的采購成本以及較低的部署成本獲得需要的高性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