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伊朗學生通訊社12月16日發布的照片顯示,“泥石-2”中程導彈發射升空。伊朗新聞電視臺16日報道,伊朗成功試射了一枚自制的改進型“泥石-2”中程導彈。據報道,“泥石-2”型導彈是伊朗最先進的兩級地對地導彈,完全由固體燃料推進,射程超過2000公里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新華網消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21日說,武力無法有效阻止伊朗研發核武器,但美國不會放棄軍事手段,同時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伊朗核談判首席代表賽義德·賈利利為核計劃辯護,抨擊西方國家意圖壟斷核燃料。
軍事手段存局限
馬倫當天發表一份年度評估報告,分析美國眼下面臨的主要威脅,提出優先考慮的事務。
他在報告中說,為實現地區穩定,“政治接觸是最好的方式,軍事手段效果有限”。但他認為,美國不會放棄武力解決方式,“如果總統決心付諸軍事行動,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按照馬倫的觀點,伊朗現階段“國內局勢不穩”、“領導人意圖難以捉摸”,因此伊朗研發核武器的做法更令人擔心。
馬倫和其他一些美國軍方高官認為,如果伊朗決心研發核武器,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不能阻斷后者研發進程。按照馬倫的說法,伊朗與西方國家就核計劃展開對峙,伊朗沒有任何后退的跡象。
美聯社報道,美方認為,襲擊伊朗核設施將引發嚴重后果,馬倫一直勸阻以色列發動類似軍事打擊。
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伊朗核計劃目的是研發核武器。伊朗予以否認,說這一計劃完全出于和平目的。
接觸政策效果差?
馬倫認為,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有意對伊朗采取接觸政策,但這種意愿不是沒有時間限制。
他20日在飛往阿富汗的飛機上告訴隨行記者,伊朗的意圖令人擔心。
“美國不希望在那一地區(伊朗)介入沖突。我不會預測那里會發生武裝沖突,但伊朗應該成為建設性的積極力量,而不是引發地區不穩定,”他說。
現階段,美國等西方國家正磋商對伊朗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以迫使伊朗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提議。
國際原子能機構10月提出一份草案,要求伊朗年內一次性將大約1100公斤低純度濃縮鈾運往俄羅斯進一步提純至20%左右純度,再由法國將其生產成伊朗研究用核反應堆所需核燃料棒。伊朗迄今沒有接受草案。
美國要求伊朗年內接受這一草案,否則將推動聯合國對伊朗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
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21日支持對伊朗實施新的經濟制裁。他當天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在尋求采取“最后一種解決方式(軍事打擊)前”,應該采用經濟手段。
法國外交部長貝爾納·庫什內當天說,眼下除了對伊朗實施制裁,別無選擇。
伊朗呼吁消核武
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警告,伊朗核談首席代表賈利利說,伊朗將堅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他當天在日本首都東京對媒體發表講話,拒絕正面談論伊朗對國際原子能機構提議的回應。
按照賈利利的觀點,西方國家對伊朗的態度表明,“這些國家妄圖壟斷核燃料”。他同時為核計劃辯解,說利用核能是每一個國家的權利。
賈利利呼吁消除核武器,“全世界應共同努力,以徹底銷毀核武器”。他計劃本周訪問日本廣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用原子彈轟炸了廣島和長崎。
賈利利同時譏諷奧巴馬向阿富汗增派3萬名士兵的決定。“有些人高舉‘變革’旗幟,實際上走上霸權主義和軍事主義的老路。”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