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救援隊救治海地受傷民眾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海地地震發生后,世界各國相繼派出救援隊前往海地進行救助。我國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國際救援隊。在我國的救援隊隊員當中,來自解放軍某工程部隊和武警總醫院的軍事人員占了絕大多數。而美國更是動用了數千名軍事人員和眾多軍事設施參與救援。那么,在類似海地地震這樣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中,軍隊和軍人起著什么作用呢?中廣軍事記者專訪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王寶付,為各位網友獨家解析軍隊和軍人在類似海地地震這樣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作用。
記者:以軍人為主體的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海地災區后,已經連續5個晝夜進行不間斷救援。從反應速度和救援水平來看,中國國際救援隊表現如何?
中國國際救援隊反應迅速,平時訓練有素、經驗豐富、水平較高
王寶付:之所以說我們國家救援隊反應快,一個就是決策快。我們知道海地發生地震當時北京時間1月13號早晨6點左右,那么我們的救援隊出動是非常迅速的,我們是12:30接到命令,下午2點半出發,16點登機,經過20個小時的飛行很快到達海地。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速度和國內外的好評,我想這支軍隊對重大的緊急情況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都有一套非常好的應急機制,決策判斷非常迅速果斷,另外我們救援隊的戰備水平非常高。這些年來我們這支軍隊屢次接受考驗,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也經過了非常嚴峻的考驗,做的非常好。我認為是世界高水平的一支國際救援力量。
記者:抵達海地后,中國國際救援隊連續奮戰。到19號,他們已經挖出包括聯合國駐海地最高官員赫迪·安納比等7名外國人和8位中國維和警察在內的15具死難者遺體。在殘垣斷壁之間,中國醫療隊開放小型流動醫院,第一個搭起簡易醫療所,救治傷員、消毒防疫。日前,中國國際救援隊受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高度評價。
記者:進入21世紀后,從每一個9.11事件到印尼海嘯,再到5.12汶川大地震,在每一個重大災難的現場,都能看到軍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