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國產XC-2(C-X)新型軍用運輸機首飛成功(資料圖)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中廣網北京1月31日消息 1月27日,日本宣布自行研制的新型軍用大飛機試飛成功。這種新型運輸機航程5000公里以上,預計三年后可加入自衛隊,進行跨大洲的作戰。在亞太地區,能夠自行研制軍用大飛機的國家寥寥無幾。日本很可能成為繼美俄之后自行開發新型軍用大飛機的重要國家,甚至走在了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前頭。根據日被防務計劃是不需要遠程作戰能力的大飛機,這一次他們的用意究竟何在?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為各位網友獨家解析。
日本發展軍用大飛機 國防政策轉型重要標志
梁永春:日本獨立自主發展軍用大飛機項目是它國防政策轉型的重要的標志,我們知道日本《和平憲法》規定,日本要執行專守防衛的國防政策,永遠不再對外發動戰爭。從1986年開始,日本從美國買了16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當時這就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覺,因為這種飛機是用來遠距離投送兵力的,日本國土面積那么小,在它國內基本用不上。而且它既然是個專守防衛的國家,自然也應該沒有向海外派兵的需求,他要大飛機什么用?后來日本果然是以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名義開始向海外派遣它的軍事力量。
現在日本花了10年時間成功地自主研發出了軍用大型運輸機,從性能來講超過了美國的C130和俄羅斯的伊爾-76,達到了當前世界一流的水平。因此日本在這個方面不再受制于美國了,現在有了運輸機這樣一個基礎平臺之后,它可以繼續開發自己的空中加油機、預警機、電子偵查機等等。日本下力氣發展軍用大飛機至少說明兩點,第一,它的專守防衛的國防政策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日本正在全面發展遠程進攻性的作戰力量。第二就是日本想擺脫美國的控制,在政治上、在軍事上都走獨立發展的道路,這不光是鳩山政府這一屆政府的想法,因為我們知道日本大飛機項目是在10年前就開始立項了,也就是說至少從那個時候起日本就在實實在在這么做了。
記者:經濟大國、政治大國接下來是軍事大國,它在朝這樣一個路徑在走,最近我們看到歐盟、日本的軍用大飛機都相繼下線了,在競爭中也是走在前頭,咱們國家也在發展大飛機,我想咱們國家發展大飛機肯定是根據自身的需求來確定的,不是要跟任何其他國家比,所以是不是盡管說別人國家現在走在了前頭,咱們還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計劃一步一步往前走呢?
發展軍用大飛機對中國至關重要
梁永春:軍用大飛機項目對中國來說確實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從現在正在進行的海地救援情況來看,去海地救災的美軍坐的是他們自己的C17戰略運輸機,俄羅斯救援隊坐的是伊爾-76,法國救援隊坐的是空中客車,都是自己生產的軍用大飛機,而我們的國際救援隊包括我們的解放軍組建的醫療隊去海地還得坐外國生產的民用客機。因為民航飛機我們有錢可以買到,軍用大飛機就要受到很多限制。所以沒有國產的軍用大飛機和中國當前國際地位是不相稱的,而且會制約中國實力的發揮。
現在我們項目確實剛剛起步,要比日本、比歐盟都要慢,我們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恒心。現在日本取得了成功,但是我們要看到,日本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它的航空工業就很發達,歐盟更不用說了,它的空中客車可以和美國相抗衡。所以相比之下,中國飛機制造工業的基礎就比較薄弱,我們的軍用大飛機發展之路可能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就像你剛才講的,我們第一不能被歐盟、日本的成功打亂了自己既定的計劃,不能急于求成,其次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完成第一架軍用大飛機歐盟用了6年,日本用了10年,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持之以恒,總會有成功的時候。


XC-2原名C-X運輸機,將成為日本下一代軍用運輸機主力,主要性能已超過C-130系列。(資料圖)


和C-X同時研制的還有P-X海上巡邏機,計劃用來取代P-3巡邏機。P-X采用了和C-X同樣的發動機,但數量增加到四臺,飛行性能更加出色。(資料圖)


日本XC-2/C-X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141噸,最大載重可達37噸,略小于伊爾-76,但最大載重航程優于伊爾-76。(資料圖)


日本在1970年代就成功研制了C-1噴氣式運輸機,航空研發能力一直是世界一流水準。(資料圖)


C-1噴氣式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為39噸,只屬于輕型運輸機范疇。(資料圖)


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國產運輸機仍為運-8/運-9系列,噴氣式運輸機仍屬于空白。(資料圖)


網友繪制的中國未來大型軍用運輸機想象圖(資料圖)


網友繪制的中國未來大型軍用運輸機想象圖(資料圖)


俄制伊爾-76運輸機目前已成為中國軍用運輸的主力機種,但該機缺少國產后繼力量。(資料圖)
(來源:中廣網 編輯:歐葉)